厂,到琉球的建设,对于建立炼钢高炉早已经相当的熟悉了,从布局到建设,速度也开始加快。
算上最初拿下东京的时间,到现在,差不多50多天了,前期勘察,并没有耗费多长的时间,后期的建设紧跟上,现在一切都已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根基了,定海军在钢铁冶炼上面的大拿,钢铁行业的第一人牛大力,也带着他庞大的学生和研究团队,抵达了辽阳。
未来,定海军逐步的弱化行政职能,各种的机关,工厂,都会逐步的搬离,未来留下的,将会是庞大的造船工厂,当然了,也是被缩减的。
定海军这边,因为地处较高的维度,一般而言,不太会遭到台风袭击,实际上,到了后世的上海,遭遇台风袭击的可能性都会降低很多的,更加北方一点的定海军,可能性也不大,可是在保密性和安全性能上面差一点。
同时,规模也太小了,如果只是在风帆战舰时代,别说是定海军,荷兰那么一个弹丸之地,也可以容纳庞大的纵横七海的造船业,定海军附近更大,更是没什么问题。
可是未来定海军的重心,肯定要迁移到北方,那么渤海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定海军会保留一个目前三分之一左右的生产能力,主要转向民事用船。
这个转移的过程,是漫长的,可能要三五年,甚至是10年的时间,才可以做到的转移,可是对于钢铁来说,是必须要迁移的。
当时在占据了琉球之后,钢铁行业就完成了第一次的迁移,整个定海军,就普通的粗钢制造产能的大幅度的迁移,留下的,只是一个小规模的炼钢炼铁场,然后就是一些特钢项目。
正是这些特钢项目,才支撑了牛大力的研究院留在了定海军,可是实际上,研究院的大概三分之二的力量,已经南下琉球了。
琉球的地盘足够大,物产也丰富,有铁矿石和煤炭,虽然距离稍稍有些远,却也可以接受,但是台风和一些恶劣的天气,是琉球最大的问题,就算是兴建钢铁基地,规模也是相对较小。
可是鞍山不一样了,在后世,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钢铁基地,虽然后来,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落伍,下岗潮之类的,有些落后,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根基还在。
800万吨,已经超过了目前定海军所有钢铁基地加起来的产能,这个是一个庞大的基地,同样的,各方面的先进技术,也都注入到了其中。
比如说,大规模的,超过1100吨的平炉项目,还有实验性质的,80吨转炉的项目。
这些都是整个定海军最出色的研究结果的,这些都会兴建在这个基地上面。
一旦这些项目彻底的完成了之后,未来的鞍山钢铁基地,会成为整个定海军最大的,技术最为先进,同样的使用人力更加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