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七百八十九章 沈阳车站

第七百八十九章 沈阳车站(2 / 5)

话,地下乞丐怎么可能生存。

这一点,稍稍高级一点点额官员都知道,庞大城市带来的阴暗面,虽然在可控的范围之中,却足够的血腥和残酷,当这个残酷落到了每一个家庭的头上,那就是生离死别。

可是在沈阳,无论是沈阳本身,还是周围的卫星城市,没有这种社会阴暗面,定海军,到底是怎么来解决这个庞大城市的问题。

如果赵信听到了两位宰抚的对话,一定会笑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给最底层生存的机会,过好日子的机会。

就算是汴梁的那些黑老鼠,如果有光明正大的,可以过的很好,在阳光下生存的机会,谁会愿意,躲在下水道之中,瑟瑟发抖的弄钱。

定海军从最开始,大规模兴建工业就开始保障最低的工资标准,这个工资标准,最少也是北宋标准的数倍,只要愿意劳动的人,轻而易举就可以在定海军找到工作,并且过上不错的生活,这种情况之下,谁愿意去下水道。

城市大了,规模庞大了,人口多了,矛盾会产生,犯罪也会出现,可是没有地下道的黑老鼠,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一点,也是韩琦赞叹无比,完美的体系,甚至所谓的街道办,也让韩琦有些着迷。

一个在北宋意义上,恐怕连一个保长都不如的官员,却成为了定海军政治体制的最底层,他肩负了很多的任务,从管理到宣传,正是他们的努力,这才造成了的定海军的和谐。

小到邻里纠纷,大到养育孤寡,甚至一些基础的犯罪和违规,都可以由街道办事处来处理,避免了府衙的大张旗鼓,也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至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是行家里手。

富弼也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官员,从这个简单的街道上面,看到了契机,可是认真想了之后,却发现,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人数的基础是一个方面,北宋为什么政令,最多就是下放到县一级,县才是最基础的官员,虽然有吏目的帮忙,可是也是局限于县的工作上面,剩下的就是放羊了。

如果想要达到定海军的街道的密度,整个北宋,会增加出几十万的街道干部,这会增加多少的开支。

现在北宋,财政收入连年的增长,甚至到了这两年,有相当的富裕的程度,增加人员和开支,或许会有所影响,可是如果效果很好的话的,投入一笔巨款也不在话下。

关键问题在于,这个举措,在定海军可以实施,在北宋没办法实施。

这一点在于北宋跟定海军的基础组成结构,北宋的基础组成结构,是由一个个稳定的乡村构成,以宗族和三老方法构成的乡村统治,这并不是政府规定的职务,而是在威望相当的人之中,通过任命的方法委任的。

这些人要么是乡土的大户,要么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