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台阶。
或许,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可是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有了钱,北宋的朝堂也会更加的稳固,而伴随着交通和各种工厂的建设,北宋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得的变化。
不过,另外一种明悟也在心头,这些工厂,全部都是在定海军的帮助之下,兴建起来的,要想依靠这个来超过的定海军是不可能的,可是通过学习的,不停的发展,才有希望,一点都不学习,还是依靠以前北宋的发展,恐怕连现在的这个收入也达不到。
这种紧迫感,让韩琦连一点停留的打算都没有,在沈阳这边有很多的收获,这些收获,也需要他这么首辅,回去亲自的处理,就能够越早的追上定海军。
韩琦想到了,富弼也同样想到了,他也有很多的想法,就职权的不同,他更多的是把心态放在了军队和情报战场上面,虽然说,钱对于情报,好处不多,可是经费更多的前提下,有些东西,会比较容易获得的。
韩琦是一个当机立断的,在决定离开之后,就立刻让人们开始准备了,他带来的使节团队,不会全部回去,因为定海军和沈阳的重要,再加上大量务工人员的抵达的,需要处理的东西太多了。
最终,这个使馆,被暂时定位正三品级,分别有1个大使和4个副使,各自负担不同的方面,同时,属官一类的中层官员,也有30多个的,分别是五品到六品不等,还有大量的办事人员和工作人员,总共的人数加在一起有400个之多,在合理的布置之下,可是把这个使馆区占据大半。
在跟北宋的合约之中,使馆也是其中一项,本身,韩琦和富弼,只是想要要点经费,让未来,在这里的使节,过的稍稍好一点,可是完全没有想到,北宋会如此的大方。
按照合约的规定,定海军每年会拨付300万贯,用于使馆的日常开支,这笔钱,已经足够支撑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并且给调查也能够提供一部分的经费。
当然了,定海军这么的拨付,也不是纯粹好心,使馆必须要肩负起对在定海军务工的人员的管理协调,并且保证,每年安排相当数量的新工人,进入到定海军。
用300万贯,换取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人口,这对于定海军而言,绝对是惠而不费的,要知道,从定海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扩张,就是在年底的时候的,当时推动在定海军工作的绝大部分的工人,回乡探亲。
当时平均只有80多万人的工人队伍,一共走了70万人,不说因为工人的离开,造成的停工的损失,单纯为了包这些工人的路费,每人就在30贯以上,更别说临时的奖励,当时可以说,花费了千万,甚至是更多的钱,才进行了一波宣传。
可是这样的一波宣传,后来证明,对定海军是非常的关键的,后续产生的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