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3 / 5)

赵清漪接下来一月多深居浅出,教导儿女读书,余暇时间她在编写一本精简的《国富论》,但是采用的是本朝的一些例子,又穿插一些更精细的商业厘税的设想。

本朝承宋制,不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有基本的商业厘税制度,其实这些反而是盛世的前提,一个变态抑商的朝代绝不可能成为盛世。

她正在窗前写书,却忽听小丫头夭夭来报说英亲王府派人送东西来了。

赵清漪忙起身去见,却是王府二管家苏全亲自来的,赵怀方闻之也亲自出来。

苏全见到她施了一礼,说:“当日府中赏菊,有未赏之品,世子爷也觉遗憾,赵娘子也是爱菊之人,世子爷命小人赠娘子几盆赏玩。”

赵清漪不禁讶然:“世子爷如此盛情,我怎么担待得起?”

但见英王府的七八个下人已将车上载来的一盆盆开得正娇美的菊花搬进来,以其中一盆豆绿色和墨色的最为出众,但那纯白、正红的大朵菊花也是鲜艳夺目。虽没有那唯一一盆的镶红白菊,看得出这些也是极贵的,而那镶红白菊怕是李王妃的心头好。这些都被送到了赵清漪的院子里。

送走苏全一伙人后,赵家上下都喜气洋洋,到底是新富之家,这么沉不住气,人之常情,赵清漪却也不能责怪。

……

十一月初,状元府却迎来了一群的亲戚来探亲,正是沈大良他们。却说原本沈俊有隐忍长远之计,这过了一两年,沈俊计划早将水搅浑,而儿子都过了满月,是不是早产也无所追究。早前因为施粥赠药洗白,坊间曾有几个版本的传说,这时候再来一家子彻底将不利一面推向赵清漪。

沈大良一家收了足够的好处,沈俊名下那二十亩地将永不收租子,将来又由分给沈家下一代。来京城一趟搅浑水还另有好处拿,至于路费都是会有状元府承担。

经过一年多,他们在村子里、镇上也散布了足够的谣言,所以,过了秋收,他们就来探亲了。

原本这些欲加之罪,赵清漪难有辩解的依据,而依照社会谣言对女性不利,社会对女性苛刻的现实,赵清漪真要受积毁销骨的大罪。沈俊心底盘算得很清楚,而他心胸狭窄,那回脸被打得那样肿,他如何会不报仇呢。

然而经过这一年多,此一时彼一时。他最大的问题不是要向赵清漪找回场子,而是过着毫无尊严的日子,不管是面对同僚、妻子、老丈人,甚至不得不跟他的那些女人。

本朝薪俸不算低,宰相月俸有三百两,此外还另有各种眼花缭乱的补贴折银钱支付,收到手的有每月大约有六百五十两。东京的花费也高,生活富足是够的,只要不是太荒唐。

翰林院编修是清贵之职,正六品,每月也能领一百两俸银,而有让一家老小过小富日子是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