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反而只会苦自己,难道还是什么好品质吗?
她明明想要守住丈夫,可她当初一被打击,心底就认输了,就投降了,她的性格和自卑就没有责任吗?
如果她软弱、她贫苦就是正义,那么当年我们的国家那么弱那么苦,有谁给我们伸张正义,是谁把正义双手奉上给祖国了吗?
我当年打仗,面对着比我们强大、先进、富裕的侵略者,我和我的战友们因为自己的国家贫穷、落后而屈服投降了吗?我们不屈服、不投降,所以我们争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你妈妈面对更强大富裕的张曼和楚盈就屈服了、逃避了,她也许还觉得是尊严,没有攀附之心,可连自己正当的权益都放弃的人恰恰没有尊严。所以,她辛苦了近十年,最后死于意外。领袖早就教诲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其实,国与人有何区别?”
赵清漪穿到这个角色,任务没有说要报仇,也不是什么大格局的任务,加上身份角色的年纪太小,她一直困于局中。
赵清漪怔怔看向赵力伟,却转开头没有说话。
赵力伟说:“我很高兴,你小小年纪能说出‘楚盈有爸,你妈有你’这样的话,你既有这样的抱负、你有这样的聪慧能力,我在时定会尽力成全你。但是你不要再为了你妈妈的死而对你爸爸耿耿于怀了。
人是趋利的,没有人可以例外,强者正视它,弱者抱怨它。你妈妈没有家世,才被张曼挑剔。那么你怎么不想想,我早年参加革命,经历多少生死边缘挣扎时,你的外公又为什么不选择我或者楚将军一样的路呢?
没有人拦着你外公成为功臣,只是他自己的选择,那你妈妈失败的婚姻,你外公就没有责任吗?一个人的悲剧人生,究竟是谁的责任,本来就应该多维的分析。
自己的苦命只会怨别人,那不也是宽以待己,苛以待人吗?这样的人,将来成就有限。”
赵清漪沉默许久,终于说:“你放心,我不会害爸爸,也不插手书凡的人生选择。爸爸和楚盈盈离婚了,我想妈妈应该可以安息了,她……应该不希望我和爸爸反目成仇。”
原主确实不希望和赵景反目成仇,不然她的任务不会是得到朋友、得到圈子,得到人的认可。她还想要比赵景的另两个子女更优秀,何尝不是因为被人陷害误导的失败人生和父亲的失望而不甘心,她的眼中是有这个父亲的。
对于赵景的大错,田青青若是在世,她有立场去讨回彻底的公道,但作为拥有一半赵景的血的原主不能做彻底。渣父承认抚养了她,居然展现出想当个好爸爸的样子,她之前只能想出让他也品尝一次被妻子背叛的痛苦这样方法。
赵力伟叹道:“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事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