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琳抚掌叫好,说:“我也这么想,我们结个社,将来不管是与百姓交往,还是与其它学社,甚至党派往来总不至于是一盘散沙。咱们可不能当乌合之众。”
几个男人附和:“很是!就该如此,任何事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赵清漪暗想:她本来就种个田,经营粮食公司的事业,现在有这几个学生加入进来,竟还要成立一个党派吗?
赵清漪倒也没有觉得不好,笑道:“那诸位觉得叫什么社好?”
陆鹤轩道:“兴农社?”
王鹏涛说:“会不会格局太小,兴农是为了更多的人民吃饱饭,抗日将士有饭吃,叫兴民社还更好。”
王鹏涛的提议得到两个女学生的附议。
“兴民社,这个名字好。当初孙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其实也就是要兴民,这个名字与孙先生的思想相呼应。”
王鹏涛道:“其实也与新三民主义也能呼应……”
说着,他想起什么,又住了口。别人没有注意,倒是赵清漪眼皮子一跳,打量了王鹏涛一眼。
经过几日相处交流,赵清漪发现王鹏涛性子沉稳,平日讨论也爱在别的朋友发表了意见后查漏补缺。这样的人怎么突然说起这个,要知道现在的果府正在第五次围剿大同会。
赵清漪还是笑着揭过,说:“我也觉得兴民社好。”
赵清洋笑道:“你们女孩子全都投了鹏涛一票,加上鹏涛自己,鹤轩,看来我们只能少数服从多数了。”
说着拍了拍陆鹤轩的肩膀。
赵清漪心道:老哥与人交往也是个人精子。如果陆鹤轩没有一人支持的输了,他心里难免有一点不好受,这时他投他一票无关结局,可是陆鹤轩也有伴了,如此他也不尴尬。
陆鹤轩果然不以为意,笑道:“好好好,女士优先,鹏涛有三位女士支持,我们只能投降了。”
王鹏涛见这个社团采用了自己取的名字,心头十分欢喜,笑道:“承让,承让。”
于是,现在六个人的兴民社还要选举社长,这几人是赵清洋忽悠来的,赵清洋又是赵清漪的哥哥,所以陆鹤轩提议让赵清洋当社长,赵清洋却是两个月被妹妹洗脑,又见识过她赚钱的能力,自以为不如。
赵清洋道:“咱们都是年轻人,是新思想的青年,也不兴那些按年龄排辈,所谓达者为先。无论是论持久战的理论和兴农强民的思想都是妹妹提出的,我觉得妹妹比我更合适。”
四人一想,赵清漪虽然年轻,才华实力真不可小觑,赵清洋都支持赵清漪,他们也就没有意见了。
再者又选了一个副社长,为免当了“赵家帮”,赵清洋也不当这个副社长,大家选了陆鹤轩来当副社长。其实也看陆家在北平很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