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跃马大明> 第666章 海城‘三角洲’系

第666章 海城‘三角洲’系(3 / 5)

梦了,但想起徐长青对他的信任,他胸腹间的热血也不断燃烧起来。

男儿大丈夫在世,名利他已经足够了,不就是想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们做些实事,真正的‘达则兼济天下’吗?

此时,终于有了这种机会,成为奠基人,他又岂能不好好把握?

……

接下来几天时间,徐长青先后做通了李幼薇、吴三妹和朱媺娖的关系,将整个教育产业也给她们留了个空隙,让她们放心投资。

这一来,内外结合,李岩这边的压力也会变的小一些。

想了一下,徐长青又给袁贵妃留了个门,其实也是给张宝珠留了个门,袁才人那边也是如此。

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军校的创立上。

军方这边比民事要顺利的多了。

毕竟,在模范军中,徐长青向来是一言九鼎。

毫不夸张的说,此时模范军的所有骨架,皆是徐长青亲手一手带出来。

几次军议之后,阐明了利弊,军方便是达成了一致。

甚至,赵增金、王安山、张龙、张虎、红娘子这帮军官,比徐长青还要更积极,积极筹备军校前期的各项事务。

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比徐长青要纯粹的多了,军校徐长青这么看重,肯定是个好东西,他们麾下诸多伤残儿郎,也就有了更好的退路与安置。

不到十天的时间,徐长青便与军方众将选择好了军校的位置,就定在海城北部、大清河沿线的一片河中三角洲上。

理由也非常简单!

就如同大明的国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样,军校作为未来模范军的核心骨干,自然应该去最危险的地方值守,在险境中成长!

而如果军校设立在那边,一方面能加强海城北部的防御,另一方面,毗邻滚滚大清河,也能让这些未来的种子们对大河、大海有更清晰的认知。

弘光二年正月二十三,宜动土,大吉。

徐长青为首,李岩,李红云,杨忠良,徐忠,徐红,赵增金,红娘子,王安山,张龙,赵启亮,王洪洋,张虎等海城军政要员,包括吴梅村、冒辟疆等舆论先锋,以及衡王朱由棷、周王朱恭枵、包括内外各方势力的代表共同见证下。

‘海城军官学校’,正式奠基!

海城军校规划占地二百九十余亩,不仅包括这突出在河道中的大型三角洲,更是包含了海城北城墙区域的大片空间,计划用时一年半,全部完工。

到时,海城军校可容纳学员万人规模。

而首期从模范军各部中选出的五百名军官种子,将在三角洲的简易竹屋和校场中,开始为期一年的培训学习。

“轰,轰,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