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载人载物,更是可以充当攻城的重要劳力。
这就使得他们滚雪球般如臂使指,不论是继续攻略遵化,还是掠向京城,小城市挡不住,大城市只能缩着,不断的恶性循环。
然而!
此时早已经沧海桑田!
这十几二十年下来,清军能劫掠的地方早已经都劫掠过了,大明各地都是凋敝,人口锐减,民不聊生。
哪怕徐长青不作用力,他们再想像是以前那般,随手都能搂的大把赚,已经不现实。
更别提山东之前被他们洗劫后,已经被徐长青重新洗牌,而《海城晚报》也好,李幼薇她们麾下的戏班子也好,还有其他各种方式,都在不断的半妖魔化他们。
残留的老百姓早就对他们恨之入骨,恨不得生食他们的血肉,又怎会再任由他们奴役?
再加之徐长青早就对这些老百姓有着提示,清军本身也赶时间,层层叠加下,他们会有好收获才见了鬼了。
不过,对徐长青而言,这才将将开始!
此时谈民族觉醒或许为时尚早,但种子已经开始铺下来,只要能稳住这一波,再给徐长青一两年的时间,更多的火器装备铺散到民间,各团练游击队,对清军可就不只是骚扰这么简单了!
……
次日一大早,青州和曲阜的胜利便是被《海城早报》大书特书,直接吹捧的天花乱坠,海城的士气瞬间便被带起来。
此时海城虽是被清军主力包围,可城内根本没有几分恐惧,反而到处都是建功立业的兴奋。
尤其是诸多年轻士子和大小花魁们,时而组织游行,不断的激发着民众的热情。
模范军各部也是气势高昂,全面准备着与清军主力展开一次历史性的的正面对决。
清军这边就有点惨了。
随着粮草逐渐捉襟见肘,清军各部,哪怕牛录章京一级的主子,也开始减餐,准备应对极有可能爆发的粮草危机。
这使得清军各部战阵中,到处都是愁云惨淡,便是诸多游骑都没了精神,只牢牢的缩在各个据点中,绝不会轻易的挑衅模范军的夜不收。
古往今来,为什么中原王朝,除却那些强势的君主,鲜少发动真正的战争呢?
一句看似不着边的话其实就能解释的通透:
“穷家富路!”
你在家的时候,一天两顿饭,甚至一顿饭都没有问题,毕竟只要能熬住,又没有大事,不会影响什么,至多状态差点而已。
但你出征在外,随时都要面对战争,路途中又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精力,莫说两顿饭了,三顿饭都不一定够。
这个时代的食物,可远不像是后世那么多油水,各人胃都被养的很好,随随便便都能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