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盐场、田产的利益,反倒还能让朝廷给这些女人们点补贴。
这些女人,对朝廷、包括江南来说都算是不小的包袱,但对已经开始以新兴资本主义为主的海城而言,却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待把她们安置好,走上轨道,海城无疑又要走上新的快车道。
“大帅,衍圣公派人过来,邀请您晚上过去赴宴,好像还有济宁和兖州的一些士绅名流……”
这时,张太平过来禀报。休息了这几天,他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愈发的沉稳,很有模样了。
“嗯,我知道了,到时间我会过去的。”
“是。”
看着张太平快步离去,徐长青不由一笑。
孔胤植这厮办事还算靠谱的,起码对自己的事儿还是靠谱的,计划差不多可以上轨道了。
徐长青也正好利用下午的时间,好好处理下诸多繁杂的军务。
此时,模范军的主力营地已经搬到了曲阜城北门外,清军因为退的匆忙,许多财物、包括战略物资都来不及运走,在模范军大营内堆成了数座小山。
可惜,看着是不少,也值些钱,但真正价值却不是太高,也就十几二十万两银子的事儿。
多尔衮还是猴精,更值钱的,能带走的基本都已经被他们带走。
现在清军已经退兵,模范军主力一直游弋在外也不是个办法,须知,部队在本土与出征在外,消耗绝对不是一个等量级的,这每天人吃马嚼的,就算徐长青底子厚,也有些遭不住。
现在模范军退兵返回海城便是徐长青的头等要务。
但是,退兵中又有诸多技巧!
不论是曲阜,济宁,亦或是已经开始恢复重建的兖州,徐长青都得亲自筹谋,安排人事,逐渐将模范军的影响力更深刻的渗透到这些区域内。
说白了,就是安插人手!
但是,又不能太过明显与主动,得让这帮人求着徐长青才行。
所以很多重要位置的人手,徐长青都要亲自找这些儿郎好好聊一聊,仔细聊一聊。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徐长青在五百亲兵的护卫下,慢斯条理的来到了曲阜城内的一座古老酒楼前。
随行的还有刚刚赶过来的抚宁候朱国弼。
随着马车停下来,已经领会了徐长青意图的朱国弼赶忙太监一般快速下了马车,帮徐长青打开帘子。
酒楼外,孔胤植协同着几十号孔家人与五六十号周围各地的士绅,早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哈哈,侯爷,真的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侯爷您的风采也是更胜昨日哟。”
孔胤植此时已经领会到了与徐长青默契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