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之命不可废除。
辛族族人之所以要坚持这段婚约,自然是怕玄炎对辛族有成见,只有靠婚约才能拉近辛族与盟主之间的距离。
辛族族长无奈,只得再次来见玄炎,把情况和玄炎说明了,他也表示出了极大的无奈,毕竟他是知道玄炎与黑凤间的关系的。
“舅父,你不必为难,辛族族人这样要求,也是有他们的担心。
而我与辛族的婚约不可废,还是成立的,等公主产生之后,一切由舅父做主就是了。”
玄炎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与辛族的婚约不是与某个人的,而是与整个族的,又是母亲大人之命,玄炎不敢不从,否则就是大不孝。
同时,平定辛族之乱,使得辛族人心慌慌,他也只能通过婚约拉近与辛族间的关系。
东海多美女,当然除了辛思齐外!
玄炎身为灵犀才子,并非只凭容貌来评定一个女子的肤浅之人,可爱美憎丑是人类的天性。
很快,辛族便按着嫡系的条件定出了三名公主人选。
这三名女子分别是大长老的堂弟七长老家的小女儿十二岁的辛思良、九长老的小女儿十三岁的辛思德、十三长老家的六女儿十二岁的辛思容。
那个时代,女子正常订婚的年纪都在六岁到九岁这个年纪,年级十三岁就可以嫁人了,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一个女子最好的时光。
十三岁也被称为豆蔻年华,古人有诗云: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是史前时期,诗人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名十三岁的风尘女子张好好的诗。
诗中,把这位柔弱美丽的少女形容成了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
春天的花卉很多,为什么独独选中豆蔻花来比喻少女呢?
豆蔻含苞之时,显得非常丰满,因此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在诗文中也常用它来比喻处女。
在各色豆蔻花中,又以红豆蔻花为最美,其花心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一向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清人诗云:“结就同心蕊,因标连理枝。”指的就是它。后世吟咏豆蔻的诗,大多含有这种寓意。
最终,辛族长老与辛族高层将待选的三位公主的庚帖送到了玄炎的手中,这三位公主都是与玄炎八字相合的。
同时,三位待选公主贤良淑德名满辛族,是被辛族人所认可的好女孩。
玄炎看过庚贴后,便顺手从中把辛思德的拿了出来,交给了大长老。
大长老等人都是一愣,不觉开口问道:
“盟主,您不亲自看看人再选吗?”
玄炎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