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犯下的累累罪行的证据。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此事还要轻拿轻放的好,你说说,此事该如何办的好啊?”
大帝看罢这些证据脸色如常,似乎早在他预料之中一样。
“随便找几个干系不大的官员杀了先把太子给放出来,然后让太子审理此案,安国公和梁王这个人情让给太子吧。”玄炎小心地说道。
大帝微微点头:“还有吗?”
“是时候把兵权交给太子了。”玄炎开口说道。
“武云那个老小子呢?他能干吗?他可是一直嚷着废太子立梁王的!”大帝开口说道。
“这次不会了,武老元帅已经把安国公在北六省的兵马,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置掉了,直到现在,安国公都不知道。
现在武帅已经完全与梁王和安国公决裂,站在了太子的一边。
太子只要把武鹰少帅从边疆启用回来帮他协理军务,一切就都成了。”玄炎说道。
大帝挥了挥大袖说道:
“你先退下吧,容朕再考虑考虑……”
玄炎告辞,带着大荒六老出宫回到青羽盟后,玄炎把六老叫到一起,跟他们耳语了几句,六老领令当日便离开了神龙监。
很快,朝堂格局完全发生了大逆转,太子贪墨大案得以平反昭雪,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而构陷太子罪证直指梁王和安国公。
大帝临朝,武云第一个出来奏请还军政于太子,大帝以太子还年轻为由,百般劝解。
可武老却以储君必须担任全国兵马大元帅为由,率领武将苦谏,最后大帝才应允。
这样,武老当着满朝文武与大帝的面,交出了全国兵马大元帅的兵符印信。
自己只留了元帅兵符印信,拜过太子大元帅,正式站在了太子玄溱的队伍之中。
大帝在这时问起了构陷太子一案,办案的大臣把奏章交给了大帝,大帝大怒,责令太子督办此案。
政治的残酷性就如同高空走纲丝,刚刚你还站在权利的至高巅峰,下一刻可能就跌落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可对于安国公和梁王却要慎之又慎,既要起到打压的目的,又不能太过,否则这两党要真闹起来或是被逼反,后果就麻烦了。
武老的反水投到了太子一党,是安国公和梁王始料未及的,不仅如此,现在两个人身上还背负构陷储君的罪名,成了待罪之身。
散朝之后,太子把梁王和安国公叫到了东宫,分别把他们的犯罪证据交到了他们的手中。
这样的罪证绝对够他们死上十几回的了,尤其是安国公,当他看到自己与北六省驻军勾结的铁证时,顿时摊倒在了地上。
以他在朝廷中的经验他清楚,既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