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

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2 / 3)

住那个肿块,随后便走到门口的铜镜前,仔细看起来。

张翠花和小云都以为他在看额头上的肿块遮住没,其实他是在看这个县令张斌的长相。

还别说,这县令张斌长的还真不耐,剑眉星眸,面如冠玉,潇洒异常。

而且,由于出身在军户家庭,又苦读了十多年的诗书,那气质,儒雅中带着英武,英武中带着洒脱,要多帅气就有多帅气。

他正独自对着铜镜自我陶醉呢,房中的另外两人却没他这么闲。

张翠花见县令大人真没什么事,已经拍着胸口出去准备早饭去了,而小云姑娘也已经把洗漱用水送进来了。

一番洗漱之后,已然临近卯时,这个时候小六婶张翠花已经将早餐端上来了。

早餐很简单,也就是一碗稀饭和一碟咸菜。

张斌匆匆就着咸菜喝完稀饭便遁着脑海中的记忆往县衙大堂走去,他县令的任期就剩下今年这一年了,他准备先把这个县令做好,争取在京察大计中评个优等,也好作为晋升之阶。

他翻阅脑海中的记忆之后已然明白,前世电视里面拍的县太爷有点过于简化了,好像他们一天就等着人击鼓鸣冤,然后开堂断案,其他就没什么事了。

现实却压根就不是这样的,至少明朝不是这样的。

明朝对各级官府的日常作息都有严格的规定,像县衙,每天早上卯时,所有在县衙中任职的官、吏、役都要到大堂旁的承发房画押报道,俗称点卯,而这个时候知县也必须到大堂升堂,听取各级官吏的汇报,俗称早堂。

张斌之所以这么急匆匆的赶往大堂,就是因为卯时快要到了,该升早堂了,虽然记忆中也有早堂时的情景,但毕竟是他第一次亲自主持,就算他心理素质再强,也免不了有点小紧张。

这个时候,他不由有点抱怨后世的电视害死人,拍出来好像整个县衙就一个大堂,最多在大堂后面还有个知县居住的小院子,县衙里面人好像也很少,除了知县大老爷,就只有几个衙役、一个师爷、几个书吏。

事实上哪里有这么简单,明朝的县衙也是有明确规制的,一个县衙占地足有几十亩,以大堂为中心,前后各有三进,左右也是三进,什么内宅、银库、粮库、县丞衙、主薄衙、巡捕衙、书吏房、监狱、膳堂、杂役房、迎宾馆等等一应俱全,大小房舍足有一百多间,而且,所有在县衙任职的官、吏、役都必须在县衙中居住!

至于县衙中的官、吏、役具体有多少,那是根据情况而定的。

真正的官也就知县、县臣、主薄、典史这四个,另外在吏部注册的公职人员也就六房吏员,也就是说一个县衙里,朝廷支付俸禄的,总共就这十来个人。

而像什么师爷、衙役、捕快、狱卒什么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