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的建议,擢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
这熊廷弼虽为楚党,但却是难得的干吏,他赶到辽东后,招置流民,扩充军队,整肃军纪,打造战车,炼制火器,浚壕缮城,使得辽东诸城防御力大增,努尔哈赤面对熊廷弼打造的坚固防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望城心叹。
辽东形势就这样被他稳住了,不出一年,他便将辽东军扩充到十余万,战力甚至超过了萨尔浒大战之前。
紧接着,他便开始派兵出击,不断骚扰建奴在浑河上游的据点,搞的努尔哈赤焦头烂额,几欲喷血。
如果形势这样发展下去,建奴必定饮恨收场,因为无论是国力还是人口,当时的建奴都无法和大明相比,就算纯用骚扰战术,也能耗死他们。
可惜,这个时候,一个无耻之徒又跳出来作怪了。
这个无耻之徒就是即将出世的浙党首领姚宗文!
当然,这个时候姚宗文还不是浙党首领,这姚宗文原为户科给事中,因丁忧离职回乡,归朝以后想入补做官,却没人愿意推荐他,他就写信给熊廷弼,请熊廷弼给他举荐。
熊廷弼对此人颇为了解,知道这家伙自私自利,贪婪成性,迟早会出事,为了避免自己日后被其牵连,熊廷弼压根就没搭理他,姚宗文从此便怀恨在心。
后来,神宗、光宗相继过世,熹宗继位,魏忠贤凭借与其乳母客氏的对食关系逐渐上位,其野心也逐渐显露出来。
魏忠贤为了掌控朝堂,到处罗织党羽,姚宗文抓住机会,贴了上去,很快便官复原职,并补上了吏科给事中的肥缺,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去辽东检阅!
不用问,这家伙就是想公报私仇,他跑到辽东刁难了熊廷弼一番,又向熊廷弼索贿,熊廷弼还是没搭理他,这下他更是恼火异常,发誓要把熊廷弼拉下马!
他回朝之后便鼓动阉党同伙污蔑熊廷弼,说他不但在辽东无所作为,还欺君罔上,隐瞒军情不报。
此时朝堂之上还是东林当权,熊廷弼虽为楚党,却与东林关系颇好,东林也知他在辽东的功绩,所以极力维护,没想到,此事反而引来了魏忠贤的敌视。
因为魏忠贤当初差点就和主子李选侍一起把明熹宗捏在手里把持朝政了,正是东林这帮文臣坏了他们的好事,他对此事一直怀恨在心,这会儿他一看东林极力维护熊廷弼,遂起了报仇的心思。
你们支持的洒家就要反对,洒家就是要把熊廷弼拉下马,让满朝文武看看洒家的手段!
此时,阉党羽翼渐丰,在阉党的倾轧下,熊廷弼最终还是被罢免了,辽东巡抚袁应泰暂代了其经略之职。
因为阉党倾轧,大明再次自毁长城,熊廷弼一去,他手下的总兵顿时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