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极差,这样一来,不但他的病情恶化的更快了,他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行了,所以,他才匆匆赶回沈阳安排后事。
他回沈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汗位继承人,这个时候,他的长子豪格还在大明京城,大明朝廷会怎么处置还不知道呢,反正回来继承汗位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到底选谁呢?
这会儿他总共有十个儿子,除去豪格和三个夭折的,现在沈阳城中还有六个,如果按年龄大小排序,他应该将汗位传给四子叶布舒,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的选择倒是和历史上一样,他选择的继承人同样是九子福临!
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福临这名字起的好,能给后金又或者螨清带来福气吗?
当然不是,因为福临的身份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皇太极的嫡子,而其他人都是皇太极的庶子。
他的母亲是皇太极册封的福晋之一,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皇太极总共册封了五个福晋,其中有三个是科尔沁大领主博尔济吉特氏后裔,分别是大福晋哲哲,侧福晋海兰珠和侧福晋布木布泰,大福晋哲哲是布木布泰的姑姑,侧福晋海兰珠是布木布泰的姐姐,而且,她们两人都没有给皇太极生儿子,所以,这个福临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话说皇太极不是使劲压迫蒙元诸部吗,怎么立的福晋又这么多蒙元诸部的呢?
其实,皇太极压迫的主要是蒙元察哈尔部,每次抽壮丁抽的也是察哈尔部下面各个部族,而对于科尔沁部他采用的是联姻笼络,双方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当然,这个时候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蒙元察哈尔部各部族已经叛离了,他自己也快要不行了,怎么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继承汗位才是最重要的。
话说这会儿他都把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这三个最具威胁的对手丢辽阳了,只要立个遗诏,他死之后,福临自然能继承他的汗位,为什么他还要担心福临继承不了自己的汗位呢?
如果是豪格在,他自然不用担心什么继承汗位的问题,因为豪格已经三十多岁了,完全可以自立了,但是这九子福临比豪格小了将近三十岁,也就是说,这会儿他才三四岁,根本就没办法亲政,如果多尔衮他们没被张斌弄死在辽阳,绝对会回来抢他的汗位,所以,他必须指定几个人辅佐自己的儿子处理政务,防止多尔衮夺了他儿子的汗位。
他选来选去,最后选定了四个宗亲、四个大臣总共八个人辅佐自己的儿子处理政务,四个宗亲分别是代善、齐尔哈朗、萨哈廉、巴布海,四个大臣分别是索尼、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
这里面最走运的莫过于巴布海了,他原本只是个甲喇额真,宗族里面地位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