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还有些不习惯,但是苏家这边一大早的就挑了粮食过来加工成大米了,听到声音,来看热闹的人也有,然后厂子真和以前在公社的厂子一样,也抢新鲜一样的回自家挑粮食过来了,然后让老人在这边盯着,自己去上工去。
头天的生意还不错,从早上忙到了晚上。
虽然很辛苦,可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毕竟有了生意,厂子才能继续开,她们以后就真不用下地了。
干了这么多年,对她们来说,没啥比风吹日晒的下地干活更累的了。
第二天也还行。
但是到了第三天就开始稀稀拉拉的了。
轻松是轻松了,可晚上一算账,一天一两块的收入,还得支付电费人工工资的,这可都不够呢。
李芳他们还有些着急。
苏青玉道,“急啥,我这是故意这么安排的,这三天肯定先把自己队里解决的,要不然大家都抢一块来,到时候忙不过来,现在咱自己队里差不多了,可以接外单了。”
“哪里来的外单?”
“当然是去拉单子,门口那车子可不是摆着玩的。”
苏青玉指了指门外的拖拉机。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第25章
一大早的, 大家还没上工, 苏青玉就和李芳开着拖拉机出门了, 还把二哥苏卫民给叫上了。
他是在外面混的人, 各个队里都混得开。
苏卫民正好想偷懒,干干脆脆的请了假人就跟着苏青玉跑了。
陈爱兰看着自己儿子那狗腿子样子, 就恨得咬牙。
路过大队的时候,苏青玉还把队里那铜锣给借了,一路上李芳颤悠悠的开着拖拉机,苏青玉敲打着铜锣,苏卫民不要脸的大嗓门吆喝,“苏家屯加米厂开机了, 坐拖拉机去加米啦。
他们在路上的时候, 正好是大伙儿一大早上工的时候。大家已经很久没听到这种热闹的动静了,都朝着那边去看,
听到加米厂开工了,再一听是苏家屯的, 也好奇的问起来了,“苏家屯也有加米厂啦?啥时候的事儿啊,你们咋还有加米厂了?”
苏卫民道, “都开工两天啦。离你们不远, 以后要加米加面的就去我们那边弄, 和公社一样的价钱,还能用粮食抵工钱。要是人多,还能用拖拉机来接。就收个几分钱油钱。”
一听还能坐拖拉机, 大伙儿更热闹了。
这待遇也太好了吧。他们这平时去一趟公社,可耽误工作了。
人家公社加米厂都是上班时间开,他们下工了也不能去。中午去一趟都得特地请假耽误工作。
现在苏家屯这么近,而且还有拖拉机接,那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