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把她那师范学院比下去了。
当然,她也没示弱,又给张明写了一封信回去了,多亏当初她跟着陈教授学习写作,自觉已经是文采斐然,把师范学院写出一朵花来了,绝对比张明学校好。
看到这里,苏青玉又笑了起来,“都离这么远,竟然都能吵?”
现在没她在中间劝架,估计这要吵的停不下来了,也不怕浪费了邮票钱。
当然,这两位也都不是差钱的主儿。
就怕吵成习惯了,以后别走一起了。
苏青玉觉得十分有可能。不过倒也不像一开始那样反对。毕竟张明现在那样子,估计也不敢吃软饭了。
”苏青玉同学。”
她正读着信件,对面小花坛就坐下一个男生了。
苏青玉抬头一看,“哦,班上的一个男生,上次和辅导员老李同志顶嘴的那位。后来还被罚去搬书的。
“于伟同学啊,你也过来学习?里面没位置了吧。”
于伟点点头,然后深呼吸,一脸认真道,“苏青玉同学,我想和你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做志同道合的战友,你愿意吗?”
苏青玉:“……”
虽然她是一个外来者,但是这个时代含蓄的表白语言,她还是听得出来的。
乖乖,这是被表白了吗?她还准备等组织上发对象呢。
不过苏青玉对他真没啥感觉。
怎么说呢,觉得不够稳重。男孩子一旦不稳重,处对象就很累。
她学习辛苦,以后工作也忙,可不想在感情上受累了。
当然,她也不能直接拒绝,于是问道,“于伟同学,你觉得你未来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于伟一愣,然后就和面试一样,认真道,“我想成为一名经济学研究学者,搞学术研究。”
苏青玉知道,于伟成绩不错,平时在班上老师提问题,他也答的很积极,有些才华。
这也是他那天敢和老李呛声的资本。
有才华的人,总是更有底气。
苏青玉道,“我的理想是走遍祖国每一片贫穷的土地,去改变,去创造。我们的理想不一样,不可能志同道合。”
听到这话,于伟木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自己被拒绝了。
他抓了抓脑袋,有些尴尬,继续问道,“你说的是真的?你知道吗,咱们国家穷的地方很多呢。”
他其实更想说,自从学了经济学之后,他发现,全国现在都是贫穷的。
苏青玉无比认真道,“比珍珠还真。就是因为穷,所以我辈之人要多努力。我的未来注定是艰辛的,所以我要找的革命战友,一定是和我志同道合的,这样才能一起完成这项艰难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