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之后,苏青玉连晚饭都没吃,就直接走了,她要回去写稿子,还要去联系自己的人脉进行登报宣传。
见苏青玉这么风风火火的,元归满眼的想不通。
再忙也要吃饭吧。为了公务废寝忘食,实在是不明智。
而且她做的再多,能得到什么?
这也是他看不透苏青玉的方面。
他总觉得苏青玉和自己是一路人,但是又不是一路人。
他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苏青玉……为了什么?一心为公?
苏青玉回学校,首先就给自己厂里打了电话,给李青和苏卫民说了这些情况。
“到时候这个管理公司还是在苏家屯,李青负责管理。后续总公司建立之后,你负责筹办分公司。”
李青立马认真应了,心情十分激动,“那,我们要和他们学习吗?”
苏青玉道,“等我这边处理好了,他们应该会安排团队去苏家屯了。”
“我们立马收拾办公地点,正好之前粮油厂扩建,也盖了一些办公室了,我们立马收拾出来。”
李青兴奋道。
“辛苦你们了。我会尽快处理好这里的事儿。”
苏青玉当晚就把稿子写出来了
其中还添加了一些改革的想法。
别人都还在为是否改革,改革到哪一步而犹豫的时候,她是坚定的表态了,自己就是坚定的改革派。
因为她知道,现在的这位大领导,就是坚定的改革派,而且她也是唯一一个看到未来改革结果的人,所以在这种事儿上面,想法十分明确。
她和元归说的那些,固然是让他开辟市场,是想双赢,但是想要让国营单位进行改革,也是真的。
很多国营单位管理渐渐不符合市场需求之后,就会被淘汰,这时候只能内部进行改革了。
小红旗现在就大胆的走出了这第一步。
她在文章里面明确的写出了,为了贯彻三中全会的改革思想,开始在单位内部实行全面改革,从组织架构到管理制度进行改变,不再沿用往日里的那种管理模式。
写完之后,花了时间进行了修改,润稿之后,第二天就去找元归,给他看内容。
“没有问题,咱们就赶紧安排起来了,一开始行动,我就发稿子。”
元归看了看,觉得写的挺大胆,“你对改革这么坚定?你不担心未来结果不好?”
“咱有句老话,树挪死人挪活,这也和改革差不多了,可见从古到今,大伙儿都知道改革的好处的。结果好不好不在于改革,而是在于执行这一政策的那些人是否坚定。”
“苏老师很勇敢。”
元归真心道。即便是在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