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刺刀1937> 第六百零六章 必须面对的选择

第六百零六章 必须面对的选择(3 / 4)

帝国梦想。

1940年夏天,公爵近卫文磨担任日本首相。近卫内阁一方面默认军方在亚洲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与美国达成和解。然而,近卫内阁授权军方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约,这使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赫尔无法在谈判中做出任何让步。

1940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令世人震惊的《日苏中立条约》,6月,德国开始攻打苏联。

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不会与苏联在伪满洲国边境地区发生正面冲突。

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秘密会谈,日本军方高层与近卫首相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但是具体的期限并没有定下来,与美国的谈判仍在继续。

7月,在法国维希政府勉强同意之下,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的关键要塞。26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

在如此政治环境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

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孤注一掷 。

日本的石油只能维持半年的时间,日本明白,要么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方面靠拢。

要么自组旗帜,南下夺取战略资源,继续加强对外侵略。南洋有美国,英国,荷兰的殖民地,进军南洋就等于向美英两国宣战。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

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

这就是著名的“偷袭珍珠港”。

郑永想到的问题是,一旦在中国战场歼灭了日军的精锐部队,那么,历史上的“偷袭珍珠港”事件还会不会发生?

甚至,会不会出现美日同盟?

美国还在继续贩卖石油给日本,而对待中国的态度,却是依然不敢公开的进行援助,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援助。

一旦日本在中国战场遭到了惨败,日本一定会在权衡之下向美国示好。

美国,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假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