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建造盛唐> 第六章 要那点名望,干什么?

第六章 要那点名望,干什么?(2 / 3)

就算是真,能翻得起风浪?

对于自己统治的江山,李世民有着绝对的自信。

不过,他还是有一点点好奇的。

自己这个十六弟,究竟在卖什么药?

**********

大安宫。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好诗,好诗!不愧是才华横溢的状元郎。”

李元瑷抚掌大笑,手中拿着是刚刚从灞水山庄传来的新诗,写诗之人却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名人上官仪。

除了自己弄出来造势的一诗一句,上官仪的这首《春日》可以位居头筹。

较之颇为古板的虞世南、王绩、杨师道、李百药,上官仪的诗,明显多了几分秀逸浑成的韵味。

李元瑷此刻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亦会品。

贞观时期的诗作,充满了南朝风采,真正改变的关键止于上官仪开始。

上官仪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的出现改变了贞观时代的诗风,自其而后,唐诗成喷井之势勃发。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应势而起,成就了唐诗的辉煌。

上官仪的诗才,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顶尖的。

“差不多是时候了。”

李元瑷默念了一声,有东坡先生打底,还有虞世南、王绩、杨师道、李百药这类宫廷诗人辅助,现在加上官仪的锦上添花,灞水山庄的势头已经造足。

李元瑷叫上罗通一行千牛护卫,往曲江拜会郑七公子郑皓。

“商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郑皓从容行礼。

“不必多礼!”李元瑷早已习惯自己的身份,随意挥了挥手道:“郑七,本王此来是给你介绍财路来了,可有兴趣?”

郑皓作揖道:“草民一阶商人,能赚钱的活,自然是有兴趣的。”

“灞水山庄,你知道吧!”李元瑷神秘兮兮的说着。

郑皓拜服道:“整个长安难不成还有不知道的?商王一手打造的灞水山庄美名远扬。据说,庄园工程只是完成一半,若能保持当前景致,天下第一庄园不外如是。”

李元瑷语破惊天的说道:“我打算即日起,与山庄门口设关卡收费,所有意图进灞水山庄游玩之人,都需支付门票费用。”

郑皓瞬间傻眼了,还有这种操作?

犹豫了会儿,他说道:“商王,这所谓门票有些不妥。价高不合适,价低不划算,反而会臭了殿下的名声。为了一点点的钱财,太不值得了。”

李元瑷耐心的道:“谁说门票是关键?门票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