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逆天换明> 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人的心思

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人的心思(2 / 5)

的小军官介绍着,“外面包青砖,十分坚硬牢固。”

没有水泥的话,倒也有可能。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此堡很好,加以修复的话,将成一要塞。”

郭大靖所说的要塞,自然是棱堡。以火枪、弓弩、轰天雷、抛石机防御,如果有重火枪就更加犀利,足以抵挡十倍之敌。

没错,郭大靖参照历史上的攻坚战例,比如雅克萨围困战,尼德兰战争,都显示出棱堡在战术战略上的巨大成功,也给了他十足的信心。

而归服堡之所以成为首选,还有它规模不大,利于修筑和防御。如果城池太大,郭大靖也拿不出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耗费不了太长的时间。

在陆地上有一处坚固的堡垒是非常必要的,以此为基地,逐渐向建虏统治区渗透发展。从敌占区到游击区,直至把建虏挤走打跑,完成收复失地的目标。

如果要省事儿的话,也可以借旅顺,但多点辐射的话,更能令建虏顾此失彼。

由旅顺沿着海岸线向东,便有望海埚、红咀堡、归服堡、黄骨岛堡等明朝时所修的墩堡,一直到镇江(九连城)。

这些沿海墩堡虽然都有些残破,但主体还在,修复起来困难不是很大。而且,建虏放弃了沿海地区后,占领更是容易。

郭大靖在广鹿岛对着的陆地进行了一番巡视堪察,山川、河流、树林、墩堡、道路,一幅立体的地形地势图已经印在脑海。

原本是纸上谈兵的想象中的作战方法,现在也是更加地清晰明确。

建虏虽然放弃沿海地区,但东江军为何没有加以占领,主要是担心建虏骑兵的快速奔袭。

况且,占领了陆地的堡寨,也并没有太多的收益。

屯田垦殖吧,很可能就象锦州和宁远,是给建虏准备。全靠海上运输补给,粮饷缺乏的东江军难以长期支撑。

这也就是在辽南只有旅顺堡一个据点的原因所在。金州固然摆在眼前,可你占领了又守不住,无论是驻兵太多,还是移民耕种,都是不现实的。

没有令人放心的城池或险要展开防御,登陆长期占领土地,不是东江军目前要考虑的战术。

为了占领金州,大将张盘前往南关指挥掘壕灌入海水,却遭到建虏骑兵突袭,阵亡殉国;现在,李维鸾还想实施此计划,收复金州。

郭大靖同样也盯着金州,如果能收复并抵挡住建虏的进攻,那里就能安置辽民数万,有上百里沃土可耕种。

而以前的困难,也正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换,战术打法的改变,正在逐步的解决。

壕沟胸墙工事,挖掘构筑的时间很短,动员的人力足够的话,完全可以在建虏得到消息再出动骑兵前,完成并形成防御力。

在郭大靖的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