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逆天换明> 第二百六十四章 “勤王”作战的完善

第二百六十四章 “勤王”作战的完善(3 / 5)

响房门,得到毛文龙的允许后,郭大靖迈步而进,躬身施礼。

毛文龙从桌案上抬起头,摘下花镜,笑着摆了摆手,指了指椅子,示意郭大靖坐下。

桌案上摆着文件、纸笔,能看出毛文龙正在完善着“勤王”的大计划。

谷夓

“大帅,末将与林家、倭人和西夷都见了面,长期供应粮食物资军火装备,已经没有问题。”郭大靖拿出清单,并没呈上去让毛文龙看,而是念了一遍。

毛文龙知道郭大靖的意思,清单嘛,既有物资的数量,肯定也有价钱。郭大靖不想显摆,也不想让他担心资金的问题。

等郭大靖念完,毛文龙长出了一口气,微笑着说道:“大靖,着实辛苦你了。这些军火装备、粮食物资,足以成为东江镇发展的动力,击败建虏的资本。”

“而且,是长期稳定的供应。”毛文龙目光柔和,既有赞赏,又有慈祥,“东江镇无忧矣,本帅亦不愁啦!”

再多的言语,再溢美的辞汇,也无法准确描述出郭大靖对于东江镇的贡献。

只是两次断粮断饷,没有击垮东江镇,甚至没有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就已经是毛文龙万万想不到的结果。

何况,东江镇在武器装备上,已经毫无疑问地居于各镇明军之首,这更让毛文龙感到不可思议。

可以说,现在的东江镇缺了谁都行,包括他毛文龙。但没了郭大靖,粮草物资和军火武器都将断了来源。

火枪够犀利,可也要火药铅弹,大炮更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吃食,饿着肚子的军民,还能与建虏抗衡吗?

郭大靖躬身道:“末将估算,火枪改造约需一个月。而火炮可先布置于南关,待击退建虏后,再装备水师。”

“就依你的布置。”毛文龙捋须微笑,说道:“一个月的时间,能改造四千余枝火枪,工坊的生产制造能力,又加强了啊!”

郭大靖说道:“全仗大帅支持。现东江镇的工匠,基本都集中于大连,又招收了很多,统筹分工后,生产效率很有提高。”

生产制造的速度不仅仅取决于人手的数量,还有工具,以及生产工序和流程的科学化管理。

统筹分工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足以显出它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现在,扩大细分后的兵工厂,如果集中力量的话,每天改造一百多枝火枪,并不算困难。

如果是打造火枪的话,借助于钻头等工具的升级,每天也能达到三十余枝的数量。

这还是在其它武器、弹药的生产不停,只是削减部分产量的情况下的生产速度。如果全力用于改造或打造,数量还会有所增加。

但这也是目前的极限,总人口不能增加的话,军、工、农的比例也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