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承禄有些遗憾地说道:“只能回到皮岛,再一醉方休,为郭将军贺。”
郭大靖笑道:“皆是将士英勇,才将获此大胜。皮岛也无什么好酒,回了金州,某请诸位共谋一醉,为东江军威武贺。”
众将笑着点头称是,又说起了今日的战斗,尽是赞誉溢美之辞。
郭大靖谦逊了几句,便说出了要对步兵战阵的改进,也就是完全热武器,用刺刀取代长枪兵。
“火枪加刺刀,长度有点短吧?”毛承禄有些顾虑,说道:“如果增加厢车的数量,倒也能弥补。”
车阵和步兵配合,是传统的对付骑兵的战法。如果有条件,郭大靖也不排斥。毕竟火炮的威慑力更大,厢车的阻挡作用也不错。
但郭大靖的目的是练成一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对抗建虏的步兵阵。
而燧发枪加刺刀的空心方阵,在历史上证明是可行的。如果他这里失败,那肯定是本身的问题。
“长枪只是让士兵具备心理上的优势,与火枪加刺刀相比,其实作用相差不大。”郭大靖缓缓解释道:“骑兵不顾伤亡,直接冲击步兵战阵,建奴几乎是不会使用的。”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即便用骑兵强硬冲击,你们看到没,在冲击的路上,便会在火枪的射击下横尸枕籍……”
战马有着难以改变的生物弱点,很难靠近冒着火焰和烟雾的步兵战阵。刺刀虽短,但同样会使战马产生恐惧,本能地去躲避闪着寒光的尖锐刺刀。
根本的问题在于,建虏骑兵付出伤亡冲击步兵战阵,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答案显而易见,是击破步兵战阵,冲入混乱的步兵中进行纵横砍杀。
如果只是想达到这个目的,重甲步兵的冲阵,或者再加上楯车的掩护,效果绝对要好于骑兵。
骑兵的速度快,冲击力强,但人和马都要照顾到防护,这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今天的作战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火枪的不断射击下,不管是人还是马,只要中弹,就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并加重了混乱的程度。
如果建虏指挥官明智的话,其实应该下马步战,或是用长弓大箭与火枪对射,或是用盾牌和重甲掩护冲阵,结果都不比骑兵要更差。
“郭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尚可喜出言赞同,“战马要硬冲战阵的话,是用长枪,还是火枪加刺刀,结果并不在于那么一尺两尺。”
“但火枪取代长枪后,中远程的火力就又要强上一些。如果有厢车火炮的话,把握更大。没有的话,某看用铁蒺藜也能阻挡骑兵的冲锋。”
郭大靖用力点头,称赞道:“尚将军此议极好。铁蒺藜易于携带,确实是步兵野战救急的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