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逆天换明> 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师旅顺

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师旅顺(3 / 5)

,连崇祯都有重大责任,又何况他人。

“朝廷已经允许我东江镇在天津和秦皇岛建专用码头,再加上解禁的登莱,采购物资的渠道大大拓展。”

郭大靖转而汇报起他事,“末将看,各种牲畜要大量购买,特别是牛马,对于耕种,作用极大。”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本帅和陈继盛商议过,如果牲口够数量,便把马牛作为抚恤,发放给牺牲的烈士。”

“这可是大好事,定能振奋士气。”郭大靖赞道:“牺牲烈士的家属有了牲口助力,生产生活就不用太愁了。”

毛文龙微笑着说道:“你远征凯旋,带回数千牲畜,再加上采购的,应该足够了。这章程,便从现在定下来。”

郭大靖说道:“有了专用码头,边外的牛羊马匹,采购起来也更方便。”

“秦皇岛是个不错的地方。”毛文龙说道:“建虏势衰,虎墩兔很可能东归。为了稳定其部,蓟镇外的马市,估计也要重开。”

说话间,二人带着亲兵已经来到旅顺堡,可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商议,便去了住处。

“这便是金州,这便是旅顺港啊!”移民们东张西望,沿着跳板,登上了码头。

好奇新鲜之余,移民们的心中也有忐忑,初来乍到,有陌生的感觉,也对前途存在着些许的疑虑。

现在海岸结冰,从旅顺到复州,只能是走陆路,这对于很多晕船的移民来说,却是最欣慰的事情。

陈继盛所带的政务人员热情地上前,引领着移民向数里外的临时住处行去。在这里歇息两三日,他们便会前往新的村子,新的家。

因为不断有剃头辽人从旅顺港登岸,政务人员对于安置工作已经熟悉得很。不管移民来自何方,以后便是东江镇的军民,为东江镇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还晕吗?”吴姐关切地问着小琴,又递给她一片薄荷叶,“再含一片。”

小琴还有些头重脚轻,可毕竟是走在了实地上,只是一时还没船只的颠簸中适应过。

“好,好多了。”小琴把薄荷含在嘴里,轻凉的感觉使她又好了一些,随着人们向前走着,用充满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景致。

也是冰天雪地,远处则是山峦树林,看起来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只有路旁出现的雪雕,让她感到了新奇。

“有身体不适的可以坐车走,特别是晕船的,别管男女,更不用不好意思。”政务人员中竟然有妇女,大声招呼着,让老百姓感到新奇又亲切。

吴姐轻轻吐出一口长气,心里有些托底。不说别的,就凭她的文化水平,在这里应该能够自食其力,不是赶牛耕田的那种。

一个看起来挺年轻的政务官员大声说道:“米、面、肉、鱼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