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门野战炮。这些野战炮布置在侧面的一处高地上,下面则是步兵战阵。
图尔格率领的骑兵直冲而至,正好进入到了野战炮的打击范围。
随着轰鸣声响起,一颗颗实心炮弹以肉眼可见的轨迹,在空中飞过,砸进了建虏的骑兵群中。
炮弹的巨大冲击力,顷刻间便粉碎了挡在前面的人或战马,余势不衰,在地上弹跳冲撞。
人喊马嘶,人仰马翻,二十多颗炮弹在建虏骑兵中打出了血肉迸溅的绚丽场面。倒毙的人和马的尸体,对建虏骑兵的前进也造成了一些阻碍。
图尔格很幸运,一颗炮弹几乎是擦身而过,却打烂了近身处一名建虏的狗头,白的、红的污物都溅到了图尔格的脸上。
但这并没有令图尔格感到恐惧,反倒更激起了他嗜血的暴戾本性。
他嚎叫着,向前挥起弯刀,无数建虏骑兵发出狼哭鬼嚎的叫声,越过了他,向着敌阵冲去。
虽然为了躲避火箭,建虏发动得比较仓促,但久经战阵的经验,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进攻的布署。
图尔格没有采取下马步战的冲阵方式,而是用一部分骑兵直接冲撞敌阵,一部分骑兵纵横驰奔,用弓箭进行掩护。
还有一部分作为预备队,在火枪射程外游走待机,等待敌人露出破绽,再全力一击。
火枪的轰鸣响彻战场,阵前只有拒马、车炮阻挡的东江军,率先用重火枪发起了反击。
有过一次野外作战的经验后,东江军再次摆出了三百人一小阵,小阵之间错落布置,迎战敌人。
一阵溃败后退,其他小阵却不受影响。建虏想趁机追杀深入的话,便要遭到左右两小阵的火力夹击。
三百人小阵的错落布置,使得东江军有更多二线兵力,能够形成双层的战阵,韧性十足。
而且,郭大靖还有五六千的飞骑作为预备队,随时可以投入,与建虏进行马背上的搏杀。
兵力的绝对优势,火力的碾压,给了东江军英勇战斗的底气。面对奔驰而来的建虏,顶着纷飞的箭雨,火枪兵射出枪中的子弹,如同发泄着胸中的怒火。
而承受了火炮轰击和轻重火枪交叉射击的建虏,伤亡不小,但也顽强地冲到了拒马和车炮前。
车炮在轰鸣,喷射出密集如雨的霰…弹,使得建虏的攻势为之一遏。
拒马前的建虏被火枪击倒一片,却冲破了阻碍,而迎面冲上来的是呐喊的、挺着刺刀的火枪兵。
一些小战阵与建虏展开了近战搏杀,这只是大战场上的一小部分。错落分布的火枪战阵,依然能够喷吐火焰,形成火力上的交叉打击。
火箭再次发射,调整了射度和射程,向着驰奔在战场上的建虏不断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