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逆天换明> 第四百四十五章 建虏的计划和目标

第四百四十五章 建虏的计划和目标(3 / 5)

够扭转遏制。

“围攻镇江堡的话,出动蒙古八旗和汉军,比较合适。”多铎不好直接和兄长兼汗王唱反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打援人马则由八旗精锐承担。首发更新@”

既然有炮灰部队,攻坚这种活儿,还是交给他们,满州八旗实在是损失不起了。

如果是野战歼敌,那倒是可以胜任,光用炮灰部队,也容易引起不满。蒙八旗刚建立,也不能让蒙古诸部到此为止,以后还需要他们提供人马呢!

“微臣赞成发动进攻,振奋民心士气。”汉军左翼固山额真石廷柱开口赞成,“汉军用火器,更适合攻打城池。”

成建制的火器部队的建立,应该归功于皇太极。在满语中,被称为“乌真超哈”,意思为重兵,主要就是操作火炮。

对于火铳,皇太极等奴酋并不重视,认为没有弓箭快捷。

但乌真超哈所使用的火炮,老旧而威力不大,难以与红夷大炮抗衡。而且,在制造工艺和***上,后金的火炮也不堪大用。

即便如此,如果攻打城池的话,火炮也还是能够发挥些作用。至于这些汉军的死活,多尔衮等奴酋并不如何看重。

“粮草物资呢?”多尔衮转向佟图赖。

佟图赖已经估算完毕,躬身道:“回汗王,两万人马,三月战期,可以支撑。”

出外作战的消耗,与不动静守是差别很大的。尽管今年的收成还可以,可大饥荒的后遗症仍在,后金的粮草物资并不充裕。

多尔衮不禁皱起了眉头,两万人马要围城,又要打援,肯定是不够的。要增加兵力的话,作战时间就要缩短。

权衡之下,他决定出动三万人马,并留出后备兵力,随时可以出动。当然,计划是如此,可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再定。

………………

镇江堡。

自从收复此堡后,两年来不断地加固完善,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坚不可摧的防御要塞。

城墙外二十多座夯土构筑的棱形,环绕城堡的壕沟胸墙,二十门千斤红夷大炮,上百门迫击炮,任何想进攻此堡的敌人,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堡内有坚固的仓库和地下的窖,更是屯集了大量的粮弹物资,足够数千人坚守数月之久。(本章未完!)

第四百四十五章建虏的计划和目标。

作为屏蔽朝鲜的最后一道防线,郭大靖终于同意了特战营死守此堡的请求,并调来了二十门红夷大炮,以及巨量的物资。

而负责坚守此堡的是三千特战营和一千朝鲜志愿兵,都是战斗意志顽强、经验丰富的精锐部队。

堡内虽然还能安排更多的军队,但粮弹柴等物资的消耗,以及城堡的面积,最终的计算结果,是以三四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