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镇已经仁至义尽,再不识相就扫地出门,离开军界。什么参将、游击,连副将、总兵也是一样,东江镇不缺那几头烂蒜。
如果辽镇将领中挑不出个合格的,新编协也不会随便交给他们。况且,军官也是混杂使用的,不可能让原辽镇军官把持新编协。
祖大寿看得清楚,却不是深明大义。辽西军头的路已经断绝,也只能在东江镇混个出头之日了。
说是菜板上待宰割的肉有些过分,但辽镇将领确实已经没有了任何资本。还不老实,还不能主动融入东江镇,那才是愚不可及。
“父亲。”祖泽溥小心翼翼地问道:“您觉得,新编协会不会让何可纲统领?”
祖大寿微皱眉头,思索半晌,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表现,总还是有机会的。”
作为原辽镇的大头领,祖大寿估计自己是不可能的,总兵又是挂印将军,也堵死了他直接统兵的路。
副将的话,何可纲应该是很有希望的。何况,他还是最早一批投靠东江镇的,与郭大靖等人的关系看起来也还融洽。
按照祖大寿的本意,是希望祖氏族人能够掌握一协的兵权。但从资历和战功来看,好象都差了一些。
没办法,除了个所谓的“宁远大捷”,关宁军并没有出色的战绩。同样,能够崭露头角的祖氏族人也基本没有。
当然,这是与东江镇诸将相比,才显露出来的差距。
“希望毛文龙和郭大靖,能够照顾下祖氏,以及原辽镇官兵的脸面。”祖大寿暗自叹了口气。
照顾脸面是不可能的!如果郭大靖听到了祖大寿的无奈叹息,肯定会做出明确的答复。
东江镇能够保持蓬勃的活力,赏罚严明是必须的。看看那五协统领,以及特战营、飞骑营的将领,哪一个不是凭的战功?
要知道,新编协是训练整合完毕后,从各部队成建制抽调的,而不是再把原来辽镇的官兵剔除出来。
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才是最彻底,最令人放心的。
说白了,新编协的各队都是原班人马。虽然来自于不同的步兵协,但在战力上,相差无几。
也就是说,新编协将承担与其他各协同样的作战任务,不会因为名字上带着“新编”二字,便有所照顾。
军队的战力可以保证,那将领自然也不能马虎。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郭大靖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是相当地深刻。
哪怕是任命辽西将领,他的身旁也不会少了东江军军官,想要乱指挥,甚至是违犯命令,肯定做不到。
………………
七月的辽东,已经有了初夏的热度。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不管是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