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之后,他就抓着赵老四和青竹来读书,不求他们一路上变成才子,也得让他们知道的多一些,甚至还拿了一本大周律例念给他们听。
内陆的水路风浪少,一二月份又不是容易暴风雨的季节,孙家的船队走的顺风顺水,孙掌柜一日日都高兴的很,还直说赵九福是个有福气的,这可不是让他们船队都沾光了。
赵九福对此一笑置之,不过路上顺利他自然也高兴的很,每日尽管读书,读书累了就出去转一转,偶尔还会跟孙掌柜一块儿钓鱼,当然,钓到鱼的次数十分少。
每次商队在码头停留的时候,赵九福就会带着赵老四和青竹下船走走,不得不说长时间坐船之后踩在陆地上的感觉实在是不错。
他们通常不在外面过夜,毕竟一来是人在异乡没有保障,二来那也得多花钱,虽说赵家不缺这一两日住宿的钱,但赵九福还是觉得安全第一。
刚开始几次船队停留,赵九福三人下船游玩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何,那地方依旧靠近南方,风景和建筑风格也差不离,甚至有一个码头还不如新亭府的来的繁荣。
但是这一次,孙家的船队在金陵码头停了下来,站在甲板上的赵九福远远的就感受到金陵的不同,这码头不只是新亭府的三四倍之大,停留的船只也数不胜数,而下头打短工的苦力更是多如牛毛,往下一看好一派繁荣强盛的景象。
第110章 赶考(三)
“这就是金陵吗?”青竹跟着赵九福身后跳下船,带着几分惊叹说道,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大约就是遇到少爷了,不然的话他一个穷山沟沟里头的小子,别说来金陵看看了,一辈子能不能吃饱穿暖走出村子还是问题。
赵九福听了微微一笑,解释道:“这里虽说叫金陵码头,但实际上并不地处金陵,而是属于临湘,只是因为金陵那地方不靠运河,想要从水路上京的金陵人都会先往这边转,而临湘又不如金陵出名,久而久之这地方也就被称为金陵码头了。”
青竹这才明白过来,嘿嘿笑道:“多亏少爷这么一说,我才没闹出笑话来,不过少爷您怎么啥都知道呀,您之前可也没有来过金陵临湘。”
赵九福拍了拍自己的书袋子笑着说道:“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走吧,咱们下去逛一逛。”
因为孙家的船队只在此处停留一日,赵九福等人晚上还是会回来住宿,所以三个人轻装出行倒是轻松的很。
三人慢慢悠悠的离开了码头,走出最热闹的地带才发现,临湘这地方果然普普通通,虽然因为码头的存在繁华了一些,但跟他们在码头看见的热闹还有一定差距。
赵九福出门在外有典型的现代人思维,不说穷家富路,但到了一个地方最喜欢走走看看,最好是慢慢的走慢慢的看,与当地的百姓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