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附说(2 / 6)

之时,曾说晴雯是眉眼长得似林黛玉的,袭人前来报告,说要小心一点贾宝玉和林姑娘或者薛姑娘好了,出现男女之事,王夫人也是大为紧张。但若说王夫人会极力干预这桩婚事,非不叫黛玉配给宝玉,而换做宝钗,恐怕也会把王夫人和宝玉的母女关系极为激化。前者晴雯的事,宝玉和王夫人之间还没有翻脸,再来个阻挠林黛玉的事,怕是王夫人也不敢轻易做的。总之,没有证据显示王夫人会极力阻挠二玉的婚事。还有一种说法或者可能性,是皇妃贾元春下旨叫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因为从前元春在给贾府的姐妹们赐东西的时候,就把宝玉和宝钗的赐品订的级别相当高,而给黛玉的却没有这么高。但也缺乏足够的证据说明贾元春这么干了,传旨令宝玉和宝钗结婚,而且这么做也缺乏足够的理由。因为贾母是主张黛玉和宝玉好的,元春为什么会非要违逆贾母的意思呢。

从凤姐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是希望宝玉和黛玉好更好些。因为如果换了宝钗和宝玉结婚,而宝钗是个有持家能力的,势必会削弱和剥夺王熙凤的家庭主管地位。

所以,上述一切推测都只能停留在根基有限的设想状态。我们唯一能比较确定地汇报给大家的是,自从贾宝玉搬出大观园之后,林黛玉的病情也就开始越发严重。实际上,在八十回的末十回里,黛玉已经露出了活不了一年左右的端倪了,眼泪越发少了,咳嗽愈见多了。我们能汇报给大家的是,终于,由于贾母的去世(这点也不能肯定),王夫人、薛姨妈在黛玉的婚事方面更持消极态度,黛玉和婚事就变得无限拖延下来,并且能见到宝玉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终于就病剧无力回天,并且贾菖、贾菱这两个(可能在赵姨娘的唆使下,为了打击贾宝玉)给黛玉暗中配了有毒或者不适合的药丸来吃,终于黛玉香魂袅袅,含恨而死了。

大约就是这样的。至于后续书者高老先生写的“调包计”,虽则说比较惊心动魄,但绝不合原故事叙述者的原意,并且也不合道理。调包计是王熙凤、王夫人、贾母合谋而做的,而我们说了,贾母和凤姐其实并不主张宝钗和宝玉成亲,二人不存在这个动机。至于宝钗本人,其实在跟宝玉好的方面,其实是很被动的,并无与黛玉争抢宝玉的主动性。在八十回的前文中已经表现得很显然,宝钗一直是疏远和和宝玉保持一定距离的。而且二人志趣完全不同,宝钗并无非得宝玉不嫁的动机。

黛玉病死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宝玉的婚事总得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于是,在贾府上下的主持下,宝玉和宝钗成了亲。但是婚后的婚姻生活并不非常和美,宝玉眼睛里看着的是宝钗,脑子里遥远地想着的是黛玉。宝钗从这种角度来讲,也是落得了个薄命的。她着谁惹谁了,可以说宝钗是个比较完美和与人无害的人,处事处处值得称赞,却落得了这么个行同泥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