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丰碑杨门> 第0562章 杜金娥(为大萌趙廸加更!)

第0562章 杜金娥(为大萌趙廸加更!)(1 / 5)

次日。

杨七一大早就带着狗剩出了幽州城。

杨七并没有在幽州城里过多的留恋,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他如何想要留恋这一座城池,也得让这一座城池姓杨以后。

杨七走了以后,王明诚就按照杨七的吩咐,开始安排幽州,甚至整个辽国的生意撤离。

昨夜杨七给他讲的许多的大道理,他并只听懂了一点点。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执行杨七交给他的任务。

因为杨七交给他的任务,关系到燕云十六州,关系到辽地汉民真正的生死存亡。

在大是大非面前,王明诚绝不是那种贪图小利忘却大义的人。

南国的生意,在辽国做的很大,牵扯的行业也很多。

甚至有一些别国的商团,也跟随着南国的商船,到达了辽国。

整个南国的生意,在南国钱行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群体。

一个庞大的商业群体撤离辽国,对辽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辽国的人不清楚。

正在实施这个任务的王明诚也不清楚。

唯有始作俑者的杨七,才是最清楚的那个人。

这一把‘大火’会把辽国烧成什么样子,杨七毫不在意。

杨七出了幽州城以后,一路奔到了宋辽边境。

宋辽两国的边境线很长,因此不可能整个边境线上都布置了防线。

辽国境内的布防的兵力并不多,而且他们也没必要把大批的人马安防在边境线上。

毕竟,有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亲自下的不可随意挑起边关战争的命令,这对辽国而言,就是一道隐形的保护伞。

而且,辽国多以骑兵为主,也完全没必要驻守在一地。

辽军完全可以以游牧的方式在整个边境上巡视。

大宋以步兵为主,加上辽人屡屡南下打草谷,所以在边防上做的很细致。

一里一哨,五里一岗,十里一堡。

整个边防线,都在大宋步卒的严防死守之下。

可惜,这些兵卒并不是大宋最精锐的禁军,而是大宋的厢军、蕃兵,更多的是乡兵。

那些世代生活在宋辽边境线上的村镇,都有乡兵的存在。

战斗力薄弱的乡兵,在辽人南下的时候,除了示警外,他们起不了任何大的作用。

这也是为何辽人能屡屡轻易南下的原因。

小股的辽军,几乎把边境线当成了游乐场。

只要没有大型的关隘和屯兵堡垒的地方,他们就能轻易的穿梭在两国境内,来去自如。

这也就为杨七穿越宋辽两国的边境,带来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