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买不起,而是要低调。
京城里越是有身份的人家,家里就要越低调。
毕竟从主席到总理这些领导人都节俭又低调,能接触到这层面的人家也必须保持步调一直,这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是政治目光与远见。
秦清曼能看出黄婉清心情非常好,解释了一句,“袄子确实暖和,要是以前,我们这里穿皮的人更多。”
她说的是禁猎前的时候。
他们这里是林木地区,产粮不多,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能上山打猎,东北因为气候问题不太适合种植棉花,所以他们这的人冬天穿毛皮比穿棉衣多。
皮毛又透气又保暖,是冬天最佳保暖的衣物。
解放后,由于人口的急剧猛增,才使得日用品消耗巨大,他们这加上禁猎,皮毛才稀少了很多。
这个年代家里能穿上皮毛的,那绝对是中产人家。
秦清曼家还是因为卫凌把工作以来的全部积蓄都给了秦清曼,秦清曼才能淘换来不少皮子,不然她也是有心无力。
“嫂子,卫大哥什么时候回家?”黄婉清突然问了一句意外的话。
黄婉清对卫凌确实是天生的害怕,但她确实又尊重卫凌,眼瞅着卫凌好久都没回家了,作为妹妹,她有点担心,特别是今天王承平这些军人的到来。
说实话,黄婉清在看到吉普车跟军人的时候,还以为是卫凌来了。
结果并不是。
不是却勾起了她对卫凌的关心。
秦清曼知道卫凌一直没回家引起了黄婉清的怀疑,但说实话她也不知道卫凌什么时候能回家,只能看着黄婉清严肃地说道:“婉清,阿凌该回家的时候就会回家。”
“嫂子,我知道了。”
黄婉清立刻明白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
卫凌是军人,是驻守边疆的军人,这样的军人行踪完全是不固定的,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能回家,都只有卫凌本人才知道。
“婉清,如果有人问起你阿凌的事,你一概不知道。”
秦清曼严肃交代黄婉清,现在黄婉清跟他们住在一起,对于卫凌的部分行踪是有所了解的。
黄婉清赶紧点头,“嫂子,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她家里有不少军人,知道家属该遵守怎样的纪律。
秦清曼见吓到了黄婉清,赶紧笑着说了几句其他的话,可以说是岔开了跟卫凌相关的话题。
两人年龄相差几岁,共同话题很多。
又都读过书,有文化底蕴,聊起很多事都特别的容易。
就在两人小声说话时,郑安国跟钱襄阳从公社大门出来了,他们俩一出来,来接他们回靠山屯的郑峰也赶着爬犁快速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