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东西,可眼下要办正事,何来的这份闲心?
作为从凌云山长大的他来说,仲逸对此江湖术士、看相断命之人实在不敢苟同:一人之外形、体貌以及言行举止是可反映出其内心,但若是据此能断出一个人的前途命运、终身大事之类,那几乎全是扯淡。
体态肥硕并非大富大贵,也可是身体本能使然;尖嘴猴腮未必是劳碌终生,它日换德一顶乌纱也未尝不可。否则朝堂之皆是富态之人,一样的面孔,一样的身板,岂不是成了人间怪像?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真正的阅人无数者,并非是从形貌举止来判断一个人的好恶,恰恰是这些因素以外的东西:诸如心智、胆识、德才、韧性等……
见仲逸这般冷淡,老乞丐只得微微摇头道:“既然公子对此嗤之以鼻,那老朽也不强求,他日若是有缘,或许老朽还能为你占卜一二”。
仲逸见他如此自信,只得微微点头道:“如此甚好,那你我此别过”。
老乞丐笑道:‘不用此别过,这是老朽的家’,说着他拿出钥匙,熟练的插入,轻轻一转,果真打开了大门。
仲逸心微微一怔:“乞丐果真这么赚钱吗?这眼前的一幕不是一副活生生的卦相吗?那便是--------人不可貌相”。
刚走几步,却听背后传来那老乞丐的声音:公子,老朽先送你一卦:一月之内,你必有大喜之事……
仲逸头也未回,只是随意摆摆手道:“借你吉言啦”。
身后依旧是那句:大喜事,大喜事啊……
**************
刚刚用过晚饭的老窦头正半躺在那厚厚的铺盖,桌前一张小木桌放着一盘干果,旁边是一壶热酒,看样子是准备饭后小酌一番。
这老窦头的身体不太好,但喝点小酒的嗜好却多年未变,年过五旬的他早在十几岁时便成婚,但婚后并无子嗣。
后来不知何故随意找个借口竟一纸休书将内妻休了,如此便孑然一身,眼下患有病疾,甚是可怜。
照磨所的老张头所说,这老窦头也是刑部的公差,当年正是在陆本佑的手下当差,他与老张头年纪相仿,一起共事多年,所以今日与仲逸说起陆本佑时,老张头这才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此刻老窦头正欲独斟独饮,此度过这慢慢长夜,谁知却听到窗外的敲门声,他有些意外的向外望望:谁会来这里呢?若是熟人,何须敲门,若是生人?
老窦头慢慢起身而来,他心默默道:‘多年来几乎从无生人来访,不会是有人走错门了吧?’。
来到院,老窦头便向外喊道:“谁啊?大门未锁,自己进来”。
仲逸轻轻将门推开,隐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