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略> 第146章 歙州砚台(上)

第146章 歙州砚台(上)(4 / 5)

,生意一天一天好,这位记账先生心里自然乐的不行。

虽是为罗龙所派,但毕竟还要与仲逸这位少东家处好关系:保不准以后他被重用,巴结还来不及呢。

“罗英,你随我来趟里屋,有事”,仲逸心惦记着药铺,反正当铺闲来无事,不用他插手,药铺才是关键所在。

二人正欲进屋,却见一名男子匆匆走了进来。

“这里谁管事?”,男子进来后环视四周一番,朝柜台的老姜头喊道。

此人三旬之余的年纪,等个子,身体微微发福,长得白白胖胖,两撮小胡子,一双小眼睛,看似富贵人家。虽一身布衣,却是颇为讲究,一把折扇,倒是与这冬日寒意格格不入。

“老朽是这里的掌柜,”,老姜头指着仲逸微微道:“那位便是我们少东家”。

来人望望众人:“老伯可是姓姜?这位想必是仲少东家吧?”。

见众人有些诧异,那人便继续道:“这位想必大约是孙管事,大家莫要惊慌,我是经人介绍才来的咱们若一当铺”。

哦,原来如此……

罗英心一阵窃喜:一定是樊大人介绍的,看来今日又有银子赚了。

数米之外,仲逸捕到一丝气息,他一时说不清到底为何,但能隐隐察觉到其之意,与以往任何投当之人不同:来者不善。

“劳烦你老人家看看,这个,能当多少钱?”,来人从怀取出一个小布包,慢慢放到桌。

见来了买卖,老姜头急忙从来人手接过,缓缓打开,却见一块砚台,他两眼细细盯着手之物,二目没有一丝余光,全部聚在眼前的物件。

老姜头两眼发光:“片状砚锋,鱼子纹,粒度细,微粒分布均匀,浮雕再现、造型浑朴,做工相当了得”。

“歙砚,也叫歙州砚,四大名砚之一,素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是读书人的最爱,也是不少珍藏爱好者的心爱之物”,老姜头心暗暗称赞。

歙砚的制作材料为歙石,一般需要数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一些矿物、炭质极为难得。

老姜头细细看着这块做工精细的砚台,砚台左角用歙石作成一个小托作为装饰,石托之一块羊脂玉作成的“小山”,“山”一个“小亭”,亭子顶竟是一块红红的宝石。

灰黑砚台、羊脂白玉、红红宝石……

这是何人想出来的,为何要如此大手笔?

“乖乖,又是何人做出如此精巧绝妙之物?”,从事这行多年的老姜头知道数双眼睛正盯着他,他尽量保持淡定,但心却不免大吃一惊。

“保守估计,八千两”,老姜头差点要喊出来了,只是他心里盘算:“如今这孙管事管着账目,每月的红利悉数被分掉一半,剩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