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略> 第158章 来个大手笔

第158章 来个大手笔(2 / 3)

幕僚是身份所致,不管在小的年纪,都的称一声仲先生,而此次全是乔庄所致,皆因年纪的缘故”。

“夏通判果真好眼光,实不相瞒,在下是从京城而来”,说着,仲逸从怀掏出信来:“这里有刑部大人书信一封,请夏通判过目”。

“是泰兄,有些年月没见面了”,见字如面,才看个开头称呼,夏通判便知道了写信人的身份。

“莫非?你是信所提的王管事?”,夏通判看完信后便抬头望着仲逸:“既是兄所派你来府,又是随身携带书信,想必先生是兄身边所信之人,不会错的”。

仲逸急忙前道:“对对对,夏通判所言极是,只是大人为您安全所虑,这才让在下深夜造访,多有冒昧,只因那严氏位高权重、党羽众多,我们要小心从事才是”。

夏通盘微微摇摇头,一脸轻松的样子:“小心固然无错,只是这里不京城,严家的势力虽大,但这西北之地,他也管不到一家一户”。

如当初在府时外叔公所说,这位曾经的五品京官,只因得罪了严氏,被贬到这西安府做了六品的通判,起初还有事失意,时间久了,反倒觉得自在,平日里少了些小人使绊,未尝不是一种安慰。

“至于这药材之事,夏某倒是听说些”,夏通判若有所思道:‘在这西安府里,除了那个安知府外,其他倒是并未听有谁是严氏一派,难不成是他派人送礼?’。

仲逸初来此地,对于这西北之事不甚清楚,此等场合自是少说多听,更不得随意表态。

“哦,对了,最近听说下边有两个知县倒是蠢蠢欲动,似乎想通过安知府这条线巴结严氏”,夏通判是个直爽之人,或许是因为泰的缘故,言语间并无遮掩:

“当然,这都是听说的,并没有真凭实据,毕竟这里不京城,地方小,好多事情传的很快,更何况有的人到处托人找关系,这条线不行,便想着另外的山头,如此更让人知晓攀附之意,在知府衙门里,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夏通判如此坦诚,仲逸见状便补充道:“那不知陕西布政使司这边,是什么情况?那个安知府与布政使还有按察使之间是否瓜葛?”。

“王管事果真是从京城来的,一语可击要害,”,夏通判双眉微皱:“按察使司那边好像倒没听到这什么风声,本省按察使是为徐阶徐大人向朝廷举荐,想必自然不会是严氏一派。不过布政司那边不好说了,夏某分管刑讼,与按察使有些来往,布政使这边确实不太熟悉”。

果真是朝有人好做官,只是这朝一人大权在握,到了下边的地方,便可生出诸多心腹来,这些心腹再发展心腹。

如此下来,便有了‘党羽’一说。

朝两个大人物或是两方势力角逐,而往往导致到地方也是如此。拿夏通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