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师脸色深沉、只得微微摇头:“派出去打探的兄弟,算这一拨,已经是第四拨了,依旧没有林百户他们的消息”。
“我的先遣队、我的宗武兄弟、三百位好兄弟,完了……”,耿攸军才饮一碗,重重将酒碗摔碎。铁骨铮铮的男子,此刻却眼泪花闪烁:“是我对不起你们啊……”。
吴军师见状只得前安慰:“据敌军俘虏所说,宗武那支先遣队拖住大股敌军,杀敌竟达两千之余,鞑靼部恐他们之后再有援兵,更不敢轻举妄动。
据此,先遣队牵制敌军一万有余的兵力,即便兄弟们遭遇不测,那也是立了天大的功劳,两军阵前,死伤是再所难免,大人不必自责……”。
耿攸军此刻哪里还能顾得这些,他质问道:“朝廷传旨意的人还未到吗?”。
“没有,”吴军师依旧摇摇头:“我吩咐过了,向南一百里都派了我们的弟兄,只要信使朝北而来,立刻可到达军营”。
末了,他补充道:“或许,下一步战事,朝武还要议议,毕竟此事事关重大”。
“议议,议议?天天议,能出个屁”,耿攸军一脸不悦:“再议下去,敌军早逃之夭夭了”。
……
京城、大殿之,众武正在议事。
兵部尚书:“我军以一克十,一千之余的伤亡,却歼敌一万五千之余,首战告捷,如今我军士气大增,正好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以臣之见,立刻向北增援五万兵马,再破敌军,定能保我北方二十年安稳”。
“对,有理,有理啊……”,底下立刻一阵附和之声。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附议。
不用说,这些都是主战一方:自南倭来犯之后,朝廷大军许久没有这样的战绩,如此再战,既可鼓舞士气,更能挫伤敌军。
从用兵之道而言,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是朝廷久拖不决:援兵迟迟不到、粮草迟迟不到,那势必会令耿攸军部将士士气大减,若那时要再战,其战斗力岂可同日而语?
很明显,目前的局势再明白不过:主战一方并未占据绝大多数优势,两方僵持不下,才是如今这个局面。
众人议论纷纷,嘉奖帝却并不言语,北征首战的军报在桌前,他已看了多遍,只是今日恐怕要做个了断了。
这时,后军都督府同知戎一昶环视左右,而后微微前奏请:‘方才兵部所言,臣实不敢苟同。此次我军大破敌军一万五千有余,可谓大获全胜,想必那鞑靼各部早对我大明将士闻风丧胆,莫说二十年,恐五十年之内,都不敢踏进我大明半步’。
“对、对,说的对啊”,此言一出,同样有人附议:‘我军才一万的兵力让敌军闻风丧胆,若是派出十万兵马,那还不是将鞑靼彻底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