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否则在当铺有什么盼头?”。
“既然这样,那你们从哪里来,再从哪里去”,凌云子向卫缨吩咐道:‘咱们到院外走走’。
凌云子走出门外,仲姝与宗武立刻跟了去。
“仲大哥,我们到底做错什么了?为何会这样?”,章苏简直要哭了。
“兄弟,忘了仲姝姐说过的?不该问的别问”,阮怀若心极为疑惑,但他更懂得仲姝的规矩。
“仲大哥,仲姝姐,多谢收留之情、教诲之恩,大恩大德,无以回报”,来到小院,阮怀若与章苏向仲逸与仲姝拜别:“它日若有机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仲姝微微一动,正欲前相扶,见凌云子不为所动,也只得收住脚步。
“多谢老先生教诲”,二人再次拜别。
……
小院,一片月色,众人围桌而坐,林姚姚从屋取来一盏灯,燃起驱蚊草,天气渐热,大家一起乘凉、品茶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方才信心满满的阮怀若与章苏,又要回到他们之前的贫民区了。
“姝儿,逸儿,是不是觉得你们的师父不近人情?”,卫缨首先开口。
“弟子不敢”,二人立刻答道。
“逸儿,说说看,当初你初凌云山之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凌云子并未忘记当年之事。
“弟子当时想的是能吃一顿饱饭,然后有个安身之处”,那个场面,仲逸一生都不会忘记。
“后来呢?是你被为师遣送下山,而后山报信?还记得你的脚伤……”。
“弟子记得,有一次随穆大娘在后山采摘果子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除了吃饭?人,是不是还应该做些别的事情?”。
仲逸清楚的记得,当时他狠狠咬了一口野果,差点将嘴唇咬破。
“再后来呢?”
“当弟子二次凌云山时,一心想拜师学艺,若能学有所成,也是毕生最大的心愿”。
“那如今呢?十多年过去了,你可有所成?”。
仲逸立刻惭愧道:“弟子不才,如今只是个翰林院的庶吉士”。
“哦?”,凌云子笑道:‘你能进入翰林院,已非常人可,常人可及了’。
“弟子明白了”,话至此,仲逸却立刻面露喜色:“师父您是想:历练历练阮怀若与章苏二人?”。
原来是这样,仲姝也听出来其之意。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世人皆以‘才学’而追逐。诸不知其‘志’同样重要,而其‘坚忍’二字更是不可或缺。
其‘志’,有人说是天生天赋之类,有人说后天经历所致,这些往往是事后所断,唯以结果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