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略> 第221章 给你个差事

第221章 给你个差事(2 / 3)

“仲逸啊,你虽是捐纳入仕,但博通古今、颇有见地,真看不出来,你曾经是一个当铺的少东家”,嘉靖帝笑道:“怪不得能得到礼部袁侍郎的赞许,继续说下去”。

继续说下去?

仲逸顿觉头皮一阵发麻:捐纳之事,自然是瞒不住,况且次自己也说明。

可这开当铺的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距离次面圣,才数日的功夫,莫非已有人查过?

若果真那样,自己与袁若筠合伙开当铺之事、罗龙药材之事,甚至于自己与外叔公之事,又被查出多少?

当如何?

眼前之人为天子,他若不说,谁能问?

谁又敢问?

“启禀圣,这律法刑名之术,本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之责,待微臣改日拜访三法司属官之后,或许能有所心得”,仲逸只得将话题推到三法司。

否则再继续说下去,不知又惹出什么事端来。

“你说的是刑部的那个六品主事,叫什么……”,嘉靖帝微微皱眉,似乎一时想不起来。

“启禀圣,是樊予,之前蠡县的知县”,一旁侍候的太监插嘴道。

“对对对,是此人,之前在蠡县时,你曾做过他的幕僚”,嘉靖帝笑道:“莫非?你是想请教于他?”。

铁定无疑,铁定无疑:嘉靖帝定是派人调查过自己。

仲逸心一阵颤动,不过此时他已无心考虑自己的过去,另外一个问题,似乎更重要。

自己一个小小的翰林院庶吉士,为何劳烦天子派人调查?

因当年济南知府变换户册?因凌云山后跟师父姓“仲”?

显然,这两件事,还不是被调查的理由。

至于捐纳之事,虽有袁炜曾关照过,但毕竟此举是朝廷所办,自己凭的真才实学,并无不妥之处。

仲逸:表面静如水,心暗流涌。

还是那句话:与天子对话,若他不说,问了又如何?

“回陛下,微臣确实与樊予有些私交,只是平日里相聚相见之时,很少提及衙门差事。过去不曾想到向他讨教律法、情义之说,是微臣之过”,仲逸一如既往道:“微臣日后定夺向他讨教,以求长进”。

“讨教?讨教什么?是樊予向你讨教的多吧?”,嘉靖帝依旧面如平静:“说来说去,无非还是动动嘴皮子,顶多再摇摇笔杆子”。

“如今你在翰林院,本是一个多说少做的差事,腹再多高论,无非也是说说而已。若想真正了解民间之苦、律法之难,还是要到地方走走,到时不会夸夸其谈了。

如若不然,三皇五帝、千秋万代,张张嘴可评其一生,还能将其功与过,说的头头是道”。

嘉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