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略> 第269章 秋后算账(中)

第269章 秋后算账(中)(2 / 3)

跪拜着等候封赏的仇鸾,更是一言不发,只是希望尽快结束议事---------太难熬了。

为何?这位平虏将军向朝廷报的‘捷报’----------有假。

自恃深得圣恩,又有严嵩为他撑腰,仇鸾竟讳败报功,硬是将战败说成了战胜。

而且,还是大胜。

好在此处参与议事之人,大多未去过两军阵前。好在这个报功的折子,林宗武是看不到的。

否则,他仇鸾的谎言,立刻会被戳穿。

“万岁,既是如此,何不借机核查此次平虏战事始末?这样一来,既可对仇鸾将军有一个交代,更能令朝廷认真总结鞑靼作战手法,以便日后再战”。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裕王心腹------高拱。

不用说,裕王对严氏也是极为不满的。

更不用说,高拱所言已有暗指:至少,他已道明由谁来担任此次核查之责。

如此明显,岂能无人接话?

按照之前的惯例,大事不直接出面,不管是因身处高位,还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徐阶一般不会在明面较量的。

高拱既已把话挑明。那么,剩下的是袁炜了。

“万岁,朝廷前些日子刚刚任命的钦差副使、翰林院编修仲逸,正可担当此任”,袁炜出言极为谨慎,只是顺着之前的钦差一事说起。

“臣附议,仲编修作为钦差副使,本有核查此次鞑靼大军直逼京城一事始末之责,由他去办,最为合适不过”。

“臣附议,仲编修在督查博野县、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有礼有节、稳求进。那日在与鞑靼谈判时,更能义正言辞、忠勇可嘉,可见有勇有谋、有正气”。

……

不用说,所谓附议之人,皆是来自倒严一方。

当然,其也不乏裕王心腹,只是二者同与严氏对立,所言之处,自然要合二为一了。

这时,高高在的朱厚熜一直阴着脸,他的心思似乎早已不在对仇鸾的赏罚之:徐阶与严嵩已从底下的较量,慢慢变为明面的对决,此刻虽还不到摊牌的地步,但翻脸是迟早的事儿。

既然如此,何不再推一把?

看看双方到底能到什么地步?

朱厚熜略略挪动身子,与一旁伺候的黄锦微微对视一眼,之后便再次阴沉个脸。

掌管司礼监与东厂,黄锦的洞察与领悟力自然不是常人可的。而眼下这形势再明显不过:你仇鸾该站出来说句话了。

“仇鸾将军,不要跪着了”,黄锦目视下方,只是轻轻一句。

仇鸾急忙谢恩起身,抬头之时,却与台的黄锦对视一眼。

那是一道冷冷的目光-------无声,但瘆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