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仲逸,金少尘还是下过一番功夫的:这个翰林院的庶吉士,当初在督办博野县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先后查出近二十名朝廷命官。
足见手段非常了得。
当初,仲逸与樊予在对付博野县知县、保定知府时的手段,也多多少少在博野县衙和保定府,流传出了些说法。
据金少尘的判断:仲逸是一个有勇有谋、处惊不变之人,虽然有时不按常理出牌,但有公心而无私心。
值得信任、值得托付。
至于仲逸身边的石成,更不用说了:仅是他一个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的名号足够了:圣会主动召见他,亦会更相信他说的话。
当初,石成在博野县的壮举,也不得不令人称赞。
人啊,所谓的金子、银子,所积累下来的财富,远远不如口碑与威望。
而所谓的口碑与威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一点:你之前做过什么?是如何做的?
这些事,在有些时候,可以救你一命,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当然,这些都是金少尘根据之前所发生的事,来做出的推断:如今仲逸到了大同,身份也从原先的庶吉士,变为现在的翰林院编修兼钦差副使。
看看再说吧,还得观察观察。
尤其是仇四的突然出现,加之他与仲逸看起来十分熟悉的样子,再得看看了。
当然。金少尘依旧相信:这是仲逸不按常理出牌的一个表现。
“金大人留步”。
一直未表态的仲逸见二人争论不休,所谓各怀心事、各有所属,一番思量之后,他终于开口了。
“二位这是干什么?怎么说,仲某人才是此次朝廷委派的钦差副使,是不是要听本钦差说两句啊?”。
“末将听着呢”,金少尘见仲逸终于开口了,他立刻停下脚步。
这时,仇四急忙露出笑脸,朝仲逸与石成这边走了过来。
“仇管家,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你虽是仇鸾府的管事,但既不是朝廷命官,又无品无衔,是不是应该暂且退下?我们要说正事了”。
石成尽量保持着他难有的好脾气,若不是仲逸曾叮嘱过:要暂时先不与仇四翻脸,等抓到把柄之后再一举拿下的话,恐怕这个小小的管家早被灭了。
“这?……”,仇四望望石成,再看看仲逸,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什么这?还不退下?非得要老子动手,是不是?”,石成身边一位随从立刻耐不住了。
“是是是,小的这便告辞,为二人大人准备些饭菜,一会便过来”,仇四虽在平日里狐假虎威惯了,但此刻知道是锦衣卫的人与他说话。
这帮人可不是好惹的,弄不好会搭这条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