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喜庆连连,张灯结彩、灯笼高挂。
屋外,寒风呼呼,屋内,暖意浓浓。
对城百姓而言,也不过是个寻常的日子,顶多忙于置办年货,或者几声祝福之言而已。
不过,对朝廷武来说,今日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从某种意义说,朝廷的这次盛宴,远除夕夜更热闹。
与次群臣朝议事不同,此次对前来参加盛宴的武百官,并未刻意按品阶划分,而是由各个衙门根据差事安排。
如此一来,除必要留守与当值人外,大多人都可前来赴宴。
不过,毕竟高低有别,最终能坐下来的,主要还是五品以的。
当然,像翰林院这样特殊的衙门,依旧区别对待:此次盛宴本由礼部主持、翰林院协办,自然不能少他们的人。
莫说仲逸为六品侍读,连费思应这样的庶吉士都来了。
君臣同宴,与主仆同宴并无本质差别,不过相主人与仆人的简单一餐,朝廷盛宴则讲究更多。
众人落座之后,司礼监黄锦与礼部尚书、侍郎,以及翰林院掌院学士等,再次核实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片刻之后,皇帝朱厚熜缓缓入殿。
“皇万岁、大明千秋万代……”。
对朱厚熜而言,他自不会从头到尾呆在这里。
不过,当此新春盛宴,几声祝福语,还是要说的。
几杯祝福的酒,还是要喝的。
三杯酒:一敬国泰民安、二敬风调雨顺,第三杯酒,自是要感谢武百官,他们这一年的勤勉、辛劳。
六部尚书、各衙门头头,自然要前敬皇帝一杯祝福酒:龙体安康、万寿无疆之类。
当然,这种场合,不会少了青词体的章。
但毕竟是佳节前的盛宴,而非斗诗大会,仅有一篇祝词。
而且,只由一人诵读。
皇帝之前并未提前告知。看来,是要让这些武大臣,当场发挥了。
作为风向标,明眼人都能看的出:能代表朝廷武,在圣面前,当场作一篇新春祝词,那是何等荣耀?
朝擅长此体者,不在少数。但论资排辈,当属内阁首辅、次辅的严嵩、徐阶等德高望重者。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最终台的,却并非他们二人。
当然,同样擅长此体,且有小阁老之称的严士蕃,也没有被挑。
袁炜,身为礼部侍郎,采飞扬,有目共睹,他在青词方面的造诣,几乎无人不服。
只是,当此盛宴,由他一人独享殊荣,还是别有一番看头。
对袁炜来说,即便脱口而出,也不是什么难事。
殿武目光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