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茫茫山野,各人朝不同方向而去,要找到,谈何容易?
看来,去柳谷村的计划是完不成了,能在晚饭前,找到二位大人不错了。
当然,对罗英来说,这些,都不是他要操心的。
其他人皆朝西北、东北,甚至正北方向而去,唯独罗英一人南下,这绝非偶然。
早在义村时,养马人田二叔曾说过:马儿喜欢吃什么东西,最讨厌什么等等,仲逸早铭记在心。
如今,有罗英、程默的配合,让几匹马受点惊吓,朝不同方向而去,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
一路南下百余里,罗英终于看到前面一队人马缓缓行走在山道,各种旗帜飘扬,隐约可见一个个大字。
“何人如此大胆?敢拦截钦差仪仗?”。
罗英才绕到人群前,立刻有人迎了来,厉声喝道:“拿下”。
这架势、这气魄,才是真正的钦差规制。
“慢着,百姓拦截钦差仪仗,或许真有什么冤情,带过来,本官要问话”。
为首的刑部侍郎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对视一眼,吩咐各自属下向后退去,罗英则被带了来。
“启禀青天大老爷,小的有冤情,天大的冤情”。
罗英使劲挣脱两名差役控制,向前拜道:“见过二位大人,大人要为我们做主啊”。
“有何冤情?慢慢说来”,那名刑部侍郎缓缓说道:“=但不能道听途说,要有确凿的证据”。
好不容易才见到钦差一面,怎么可能错过这次机会呢?
“青天大老爷,我们这里的府衙、县衙增加赋税名目、加重征税例,百姓们苦不堪言,没有活路啊”。
说着,罗英掏出信封:“小的所说句句属实,这是当地部分百姓联名签名,请二位大人过目”。
联名签名?
两位钦差对视一眼,而后微微点点头。
“这位壮士,若你所说属实,朝廷自会派人核查,反之,若你信口开河,朝廷也自会严办”。
刑部侍郎笑道:‘凭你一人之力,为何说榆林府各县皆是如此?难道你一一去过?’。
罗英郑重其事道:“小的在其他县也有亲戚好友,北边这几个县,皆是如此,想必其他县也好不到那里,这是所有百姓的呼声。若是不信,大人们去榆林府,一问便知”。
这时,那名都察院左副御史前一步道:“朝廷自有规制,不得随意鸣冤告状,不过,你们说的并非针对某一人,而是增加税赋名目与加重税收例,倒也不为过”。
末了,他继续道:“我们此次只是路过榆林府,另有差事,但离京时,圣曾有旨意:若所过之处,有当地百姓反映民怨,可做初步核实,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