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料放多了,压根都入不了口,她只得嚷嚷着重新再来。
客堂,仲逸、仲姝正与穆一虹说着店铺的事儿。
“仲大人,承蒙你看的起,让我做少东家,我穆一虹不缺金银,但人活一世,总得要找个事儿做。抚琴唱曲非长久之计,如今,也不能在小院度过一生”。
穆一虹看的明白:“既是仲大人一片苦心,这个少东家,虹儿我做了”。
这个结果,仲逸并不意外,通过前几次的接触,穆一虹似乎早有此意,只是苦于一个女子,有些事情也不好开头。
对于她来说,缺的从来都不是金银,而是一种归属,一种安全的‘依靠’。
在今日,小院里这么多人为她来庆贺乔迁之喜,这两种感觉,她都找到了。
“既然我都做了这个少东家,也应担起这个‘家’,十个店铺,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穆一虹已进入少东家角色,开始算起账来:“说吧,大概需要多少银子,看看我能不能拿的出来?”。
末了,她补充一句:‘若是不够,我还有一些金银玉器,折算一下,应该差不多了吧?’。
好大的手笔,这底气,绝不是一般人可为。
“需要多少银子?这个,我怎么会知道?”。
仲逸笑道:“老姜头与小地瓜去核算了,不管花多少银子,都不用你垫付,我自有办法”。
有办法?
穆一虹有些异样的望着仲逸:“仲大人,你不会是?……,一个翰林院的侍读……,你哪来的银子?”。
这时,一旁的仲姝缓缓起身,她笑道:“穆姑娘误会了,他哪来这么多银子?此事,日后你自会知晓”。
穆一虹对仲姝是极为佩服的,仅是次刑部救仲逸一事,已领略到仲姝的本事,如今她既然这样说,自有她的道理。
这个道理,也是仲逸的道理。
“好,这样吧,即便店铺开起来,你也无须天天到外边转悠,那些账目也可以在小院里核算,香儿还能帮忙”。
仲逸双手一摊,又是一副无事人的样子:“如此一来,生意、休闲两不误,连同要画的那些图纸,你可有的忙喽”。
……
回到仲府,依旧闲不下来,趁着师父在,有件大事,也不得不说。
这件大事,是她与袁若筠的婚事……
“袁炜如今是礼部尚书,你与那个叫袁若筠的女子一旦成婚,以后在朝是袁大人一派了”。
凌云子对袁若筠并不陌生,当初仲逸开若一当铺,曾说过,后来去袁府时,他也曾见过这位袁大小姐,只是没有想到二人会走到这一步。
仲姝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在她看来,袁若筠与师弟是迟早的事儿,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