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略> 第436章 这对兄妹不一般

第436章 这对兄妹不一般(2 / 3)

母之心,应深深体会之。

无论读书,亦或功名,无非是为不负一生光阴,若将读书视为毕生所愿而舍弃其他一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旦读书不成,生活也将成为‘下品’,何其可悲?”。

话倒这份,也只能说起老爹当年之事了。

陶雯儿鼓足勇气说道:“爹,你看看,这位仲大人也二十出头,能榜有名,但若一直到五十岁,还考不呢?那一生岂不是……”。

咳咳,陶老头儿不由低头看看,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时,陶朔也前说道:“爹,小妹说的对,论穿山越岭,无人能得过我,至少在我们这一带。论读书之聪慧,那些举之人也不及小妹,技有所长、而各有所长而已,为何只有读书一把标尺?”。

末了,他特意补充了一句:‘当然,爹爹才是最伟大的,我与小妹虽不能榜有名,但一定孝顺老爹,一家人整天乐呵呵的,有何不好?咱们又不缺衣少食……’。

兄妹二人一番苦口婆心,无非是想说明一个道理:除了读书,还有很多种活法。

好在,最后这句,还是为陶老头挽回几分颜面。

“仲大人,求你说句话,在我们村,无人可说服我爹爹,既是翰林院的侍读,你说的话,他一定会信的”。

陶朔见爹爹正低头叹气,他便起身向仲逸附耳道:“仲大人,我爹年事已高,不要再操心读书之事啦,我山捕猎、下河摸鱼,带他看看山山水水……,请仲大人帮忙劝说……”。

一番孝心,孩子说的没错。

只是如此一来,原本打算劝说儿子,陶老头儿反被儿子劝说了。

屋内一阵沉默,所有目光都聚在‘仲大人’身。

“陶老伯,若我这个翰林院的侍读说:‘这两个孩子说的没错’,你信吗?”。

仲逸叹了一句:“一个好孝子是福分,未必不如一个只会读书的才子啊”。

哎……

这一声长叹,结束了陶老头数十年的“心愿”。

这时,仲逸缓缓起身,那叫一个如释重负。

这样的结果,也算是皆大欢喜。

“仲大人,方才听说你初来福建,对我们这里的地形自然不熟悉”。

陶朔笑道:“若大人想真正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草民愿做向导”。

‘不劳,不劳,朝廷已为本官派了向导,他们对这里也十分熟悉’。

仲逸连连推辞:“你还是在家好好照顾令尊大人吧”。

嘿嘿,陶朔淡然一笑:“你说那些军士啊,他们只识得大道,知道路该怎么走,但这崇山峻岭里的门门道道、山山水水,他们不得而知了……”。

末了,他望望陶老头:“若仲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