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似乎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处处防着似的。
想想看,连堂堂储君都尚且左右为难,可想而知仲逸的处境,有多么的微妙?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但同时与皇家的两位关键人物打交道,简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说话间,茶早已奉了来。
仲逸缓缓端起茶碗,细细的品了一番,对他而言,从翰林院到这里,如同换个地方饮茶似的。
同样为烧开的白水,添加几片小小的茶叶,意义变得截然不同。
今日这一杯茶,是无论如何也要好好品一番的。
“既是这样,我还是先去拜见王妃、世子”。
品得一杯热茶,仲逸缓缓起身,微微的说了一句:“每次来王府,几乎都能见到他们,今日一别……,是应该去拜别的……”。
王府管事连连点头,顺势伸出右手,指引道:“仲大人说的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来我们王府这么些日子,大家都相处的挺好,前些日子东南闹倭患时,王妃还念叨着仲大人呢”。
这说的,该如何回答?
“对了,世子爷也问过:仲先生不是翰林院读书的吗?怎么会打仗呢?”。
这番话,王府管事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小的能看的出来,世子爷还是很喜欢仲大人的,今天多陪他玩一会儿”。
“那是,那是,仲某的荣幸、荣幸”。
寒暄两句,二人便缓缓出了院门。
仲逸心不由的笑道:他们口的世子,是朱翊钧,日后的万历皇帝,也是大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可是,这位万历皇帝,如今才只有四岁的年纪,而此刻他还没有被起名呢。
果真是帝王异相,自己去了趟东南沿海,他一个小小的孩子,问了这么多?
当然,王府规矩大,一个小小的管事绝不会乱说,这些都是朱载垕知道的,或者至少也是王妃的默许。
当然,朱载垕是永远不会知道:他这个皇帝,只能当六年,而且是以那样的方式结束。
……
“下官见过王妃”。
在管事的指引下,仲逸很快见到了王妃。
万历皇帝的生母李氏出身卑微,是母凭子贵才有了如今的王妃地位。
王妃对小儿管教甚严,尤其读书、学业教导方面,待人也算温和,仲逸对她印象很好。
王妃微微摆摆手,左右侍从便退了出去。
当然,一杯热茶总是少不了的。
“仲侍读,请用茶”。
王妃轻轻叹口气:“得知你不能再来王府,王爷是不舍得,只是朝廷的旨意不敢违,不知以后再能否见到仲侍读?”。
仲逸毕恭毕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