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们纷纷开始表态,但毕竟是军议事,不是过家家、闹着玩儿的。
有人还是补充了那一句:“不过……,不能做无谓的伤亡……”。
若是按照戎一昶当初那样的打法,莫说朝廷这两万多人,再来两万兵马,也是白白送死,毫无意义。
“既是如此,仲某也不再有所隐瞒,眼下,形势虽不利于我们,但局面也绝非无法扭转”。
仲逸终于开口道:“敌军有数倍于我军的兵力,黄沙城城池坚固,西南、东南方向又有附属的西沙城、东沙城,这种情形之下,我们不能强攻,只能诱敌出城”。
诱敌出城?
这倒是个主意,不过众人依旧没有说话,他们要的是结果:如何诱敌出城的结果。
这一次,戎一昶似乎也来了兴致,他吩咐林宗武、仲逸等缓缓落座,回到各自位置。
身为北征主将,若真能来个初战大捷,戎一昶自然也是求之不得的。
不过,这里边还有个规矩,相信是每个为将之人都能明白的。
“除林大人,仲大人外,其他人皆在帐外侯命”,戎一昶这话说的清楚,其他人也听的清楚。
片刻之后,其他将领纷纷退了出去。
每逢战事,主将传人前来议事,不足为怪,但能参与这种议事的,不是人人可以的,尤其事关战事秘密部署。
对其他人而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真正制定攻城的计划。
……
“这,可行吗?是不是风险太大了点?”。
众人退去之后,仲逸说出了自己的“锦囊妙计”,林宗武并未表示出极力赞同的样子,倒是戎一昶,显得有些犹豫。
“照仲大人之见,我们佯装倾巢出兵攻西沙城,由戎将军牵头,鞑靼必定会认为我们营帐空虚,派兵来攻打,同时,也会从它处派兵增援西沙城”。
林宗武说得很清楚,明显是说给戎一昶听的:“这个主意是不错,可是戎将军要亲自露面,万一有个闪失……鞑靼可都是些不要命的……”。
末了,他连连摇头,表示不赞同:“若是让我出面,做这个鱼饵,或许还能考虑”。
林宗武自告奋勇,仲逸却又质疑起来:“那不行,此计,关键在于让敌军相信我们攻城的诚意,必须要主将戎将军——亲自出面”。
师兄弟唱的一出双簧,仲逸还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林大人,你可只是个副将啊,不妥、不妥……”。
这话说的,简直要挑明了:非戎一昶莫属。
“若此举能成功,定会歼敌过万,我们向朝廷也有个交代,或许战事将终结,若鞑靼增兵,那便是戚继光将军阵了”。
仲逸笑道:“到时,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