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真的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如此顾虑,是基于之前朝廷与鞑靼之前形成的默契:双方只是为和谈而做的一次试探。
只是那晚戎一昶死于乱箭之下后,事情的性质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戎一昶私通敌军,死有余辜,但毕竟他是之前的北征主将,对不知情的将士们来说,纵然对他有多少不是,也咽不下这口气:鞑靼军欺人太甚,竟将他们的主将乱箭射死?
而阿帖木儿或许也知道,既然朝廷大军都换了主将,想必双方将避免不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两军阵前,刀枪无眼,一旦双方兵马交战开来,便没有了那么多考虑:除了打赢这场仗,再无其他……
鞑靼之前不足三万的兵力,如今增加到近八万之多,而朝廷先行派遣的是两万之余的兵力,一旦战事开,随时准备增兵。
一旦朝廷二次派兵,便是由戚继光亲自挂帅。
很明显,如今的战事,只有打赢首战,才能奠定所有的基础:若鞑靼八万的兵力,连朝廷两万之余兵力都不敌,以后这仗还怎么打?
还怎么打?
这是一场硬仗,铁定的硬仗。
“从朝廷此次准予向北漠运送装备来看,我们是无须顾忌的,此仗必打”。
仲逸向林宗武说道:“接下来,要看如何部署首战之战了?”。
自从接到朝廷旨意,执掌这支兵马以来,林宗武也一直在琢磨此事,他的意见很明确:先攻下西沙城、东沙城,而后以此为据点,与黄沙镇的敌军展开最后的较量。
关于如何攻取西沙、东沙二城,林宗武对此也早有计划,只是没有明说而已。以仲逸对他了解,即便他什么也不说,也绝瞒不过这位师弟。
在谋略方面,他这个做师兄的,没有多少把握能胜过师弟,甚至于眼前的师妹。
“此处是北漠,所谓知己知彼,敌军对我兵力也十分清楚,谁也做不到‘兵从天降’,但再好的计谋,再厉害的将帅,没有兵马,无从谈起”。
仲逸缓缓前,在师兄手掌心写了两个字,同时嘴里轻轻说了一句:“事已至此,我们只能请当地驻军帮忙了”。
“借兵?”,林宗武惊道:“这可以吗?我可没有这个权利啊,是不是要朝廷准许?”。
仲逸微微摇摇头:“你是没有这个权利,朝廷也没有给你旨意,但这并不意味着,朝廷没有给其他将领旨意啊?”。
此话何意?林宗武一头雾水,他的心思全在如何打赢这场仗,其他的,都无暇去细想了。
“师兄,连我都听懂啦,亏你还做主将”。
一旁的仲姝补充道:‘师弟的意思:你先去当地都司、卫司借兵,如果他们二话不说,便是之前朝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