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略> 第587章 城根面馆(上)

第587章 城根面馆(上)(1 / 4)

城根面馆的东家老陈头,正与柜台前几个人理论着。

这次,他再也无法‘沉默’了。

数日前,老陈头曾托人想找个会读书写字的‘人’,为他的‘城根面馆’题四个大字,再写几行字作为注解。

当时,老陈头说的很清楚:牌匾四个大字要写的有气势感,让人一看能记得住。

而注解的那几行字必须要言简意赅,紧紧围绕面馆的特色。

来这里吃饭的人,大多有北直隶一带生活的经历,对那里颇为熟悉,这一副气势恢宏的大字,对他的买卖绝对可起到‘叫卖’的作用。

说白了,这也是一种宣传。

老陈头平日里话不多,但他能看的出来:来这里吃饭的,多数人还是能识的几个字,如此口口相传,不等于他自己开口宣传了吗?

当然,这个前提是要写的好,为此老陈头不惜花大价钱,连同请托的间人,都不会让他白跑一趟……

经过几个间人、‘人’的一番努力,终于大功告成:

“城根面馆”,四个规矩的大字,虽不至于不堪入目,但绝对算不有气势,更别提书法造诣方面了。

再看看那几行小字:辽东有辽阳,辽阳有城根面馆,味美量足做法精,初次你不来,是你之错也;来而不复来,是我之错也。城根面馆——不只是面馆。

按理说,这还算过得去,‘城根面馆’四个大字虽谈不‘书法’,但这里也不是翰林院、书院,大家来饭店也图一乐,凑合着也说的过去。

老陈头不懂书法,甚至大字也不是多少,但令他生气的却是那几行字。

当别人念出来时,他立刻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

在他看来,大概是要那种类似xx记、xx体之类的章,读朗朗口,又有感觉、又有规律那种。

当年他在北直隶时,曾听那里的读书人念过,听去非常好听。

再看看这些人写的,简直了……

这是个有意思的老头,当程默将方才看到的热闹告诉仲逸时,仲逸也吃完了他的这顿午餐。

再看看柜台前,老陈头板着个脸,桌放着二两银子:其一两给这几名间人,大家跑前跑后的,没功劳也有苦劳。

至于剩余那一两银子,是给提笔之人的,毕竟也不能让人家白白写了这么多、这么久。光是笔墨,也总得给两个银子不是?

照理说,老陈头是个厚道的人:‘作品’不满意,还是愿意给人家一点辛苦费,已经相当不错了。

原本以为此事此了结,看热闹的人也渐渐散去,谁知那几个围桌的人不干了。

“老陈头,平日里看你老实巴交的,这么做,不地道了吧?”。

说话的是一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