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提举王核面不改色道“都是……下官们失职……”。
程默欲上前,仲逸却狠狠瞪了他一眼。
再看看一旁的杂草,还有一些废弃的木车、马具,甚至与农具,这哪里像个衙门,分明就是自己在京城的诚信堂、杂货铺后院嘛。
都这样了,当地百姓能‘欢迎’这位新来的仲大人吗?
“哎,后面那两位大哥,你们不要站着,坐下说话”。
仲逸强压不悦,向最后面的两名中年男子说了一句。
片刻后,两把才被‘祛尘’的木椅搬了过来,那二人还要推辞一番。
“说说吧,还等着仲大人一一问才行吗?”,程默使劲向木椅前推了推,开始嘟囔起来。
哦,那二人急忙转过身来,其中一名男子朝仲逸拜道“属下刘通,是提举司的库大使,见过仲大人”。
库大使一职在明朝之前就有,大明的布政使司也有同样的称谓,为从九品。
不过,盐课提举司的库大使却未入流,管官库、杂役。
杂役,看似没有太多明确的差事,但往往可做的却很多。
只因他们二人未入流,只能默默的站在那里了。
“启禀仲大人,小的大可,是咱们提举司的库副使”。
说话的人叫肖可,只因他长得敦实、憨厚,有些显老,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大可’。
先前有个姜军的副提举,这里又来个肖可的库副使,却被称为大可,真是人不如其名——名不如其实。
不过,仲逸对这个大可的印象倒是不错,他是个实在人。至少在说话时,没有虚头巴脑、阴阳怪气。
“大可,在仲大人面前,休得放肆,好好说话”,一旁的同提举王核提醒道。
大可望望仲逸,再看看王核,支支吾吾道“王大人,你也不是叫小的‘大可’吗?那就是个名字,以后仲大人也可以这样叫,反正大家就这样叫……”。
“哈哈哈……”,一旁的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不由的笑出声来。
“好,像个爷们,大可,本官记住你了”。
仲逸起身道“大家就算见过了,朝廷的印信你们也都看过,本官就不多说了”。
“是是是……仲大人的威名,下官们早有耳闻”,同提举附和道。
这么一说,程默便站不住了,他自告奋勇上前一步。
‘你们都听好了,我们仲大人,出身翰林院,在庶吉士不到一年,便奉旨去保定府博野县督办一桩命案,后擢升为翰林院编修。当年鞑靼军犯我,仲大人与鞑靼首领谈判……’。
众人瞪大了眼,程默却越发说的起劲“后来,因咸宁候仇鸾怯战,仲大人奉旨去大同核查……升为翰林院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