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厚,穿金戴银的不说,还山珍海味、暴殄天物的,弄得灶户们更是怨声载道”。
同提举首先如同一个怨妇,继续唠叨起来:“灶户们越是这样越没心思干活,出工不积极、耽误不工期不说,还有人私自偷盐、藏盐”。
仲逸立刻打断道:“姜大人、蔡大人,方才王大人所说灶户偷盐、藏盐之事,你们二人是否知晓?”。
嗯,这个……
那二人再次相视一眼,之后不约而同将目光转向王核,又不说话了。
“仲大人,王大人在咱们盐课提举司多年,各方面的事务颇为熟悉,岂能有假?”,一旁的库大使竟然插嘴了。
‘住嘴,本官让你说话了吗?’。
仲逸起身道:“二位大人,久在衙门,想必你们应该知道:大家都是为万岁、为朝廷做事的,朝廷的法度,规制想必二位很清楚。临出京时,万岁曾特意叮嘱……”。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起身而立,默默低下头。
不知道谁是这里的提举大人吗?有真正的提举在,轮不到他这个同提举说话了。
‘仲大人,王大人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发生过,不过……后来提举衙门处罚过几次后,没有了……’,副提举姜军终于开口了。
这次,他只是低着头说着话,没有看任何一个人。
‘仲大人,那些灶户也可怜,是拿点盐去换些吃穿之物,虽然行为不可取,但数量极少、次数也有限,而且事后……他们还拿出了自己的银子补齐漏掉的盐’。
吏目蔡一书继续道:“若是真按朝廷规制……银子既然都退了,大家都不容易,只要以后不再犯,是不是……放过一马?”。
王核立刻表态:“不行,此事定要严查、严办,一年的损失该有多大,朝廷将这里的盐矿交给我们,我们有责任看好每一粒盐……”。
库大使刘通又准备张嘴,但话到嘴边,却立刻变成了嘟囔一句:“仲大人……王大人说的有理……”。
仲逸缓缓转过身去,沉默片刻,淡淡的说了一句:“本官已经说了‘朝廷自有法度’,但法理之外亦有人情。当年,本官作为翰林院庶吉士,第一次面圣见先帝时,曾被先帝问及‘情与法’之理”。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毕恭毕敬站立,默默低头‘聆听’。
“此外,本官补充一句:朝廷不是把盐矿交给我们提举司,这盐是属于我们大明的、属于大明每个人”。
“是是是,先帝关于‘情与法’之论,自是高瞻远瞩、不同凡响,不是我等可妄自揣摩,仲大人说的对:盐矿不属于我们提举司,而是我大明天下人的……”。
同提举王核是脑袋被门挤了,也不会想不到:仲逸是有十个胆子,也绝不会杜撰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