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衙役向仲逸说道:“敢问仲大人要去那里?我们也好提前做准备”。
仲逸摆摆手:你们在这里呆着,本官带着程默,随便走走行。
来到提举司后,仲逸渐渐喜欢布衣出行,这里不京城:规矩少了许多,拘束少了许多,地方小了许多,自然也洒脱了许多、随意了许多。
此处没有多少他认识的人,倒是可以做做‘微服私访’的事儿。
街行人不多,仲逸也并不着急赶路,干脆让程默牵着马儿,两人慢慢闲逛起来。
“走走看看,好的新茶”。
“瓷器大全喽,千万不要错过……”。
大街,此刻卖东西的买东西的多,像仲逸这种‘闲来无事’之人,倒是很受大家欢迎。
人还没到小摊前,有人凑了来:这位公子,玉石要不要?
作为曾经若一当铺‘少东家’,仲逸对这些玉器、瓷器、字画,连同宝石、砚台、玛瑙翡翠等,兴趣皆是有增无减。
这些都是相当耗银子的东西啊。
“你这块玉石,从何而来?”。
仲逸停下了脚步,目光渐渐的落在对方手那块玉石。
“这位公子相貌堂堂,一看是大户出身,既是懂行的,小的也不妨直说,这是小的祖传下来的,好几辈了”。
那人用布巾仔细的擦拭两下,一脸的笑意说道。
之前在若一当铺时,老姜头曾说过:但凡卖东西之人,只要说是祖流传下来的东西,往往大多是不可信的。
既然是祖留下的,岂能随随便便卖?若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天会倾家荡产,那里还有那名多可卖的东西?
再看看这人的举止,分明是经常混迹于这种地方的,游走于大街小巷,倒腾起东西,简直是一个活脱脱的流动小贩。
“你这个卖多少银子?实话告诉你,我家公子可是行家,不入眼的东西……趁早拉到吧”。
程默虽不懂玉,但他之前是见过的:用见过的东西来衡量眼前的东西,进而做出判断,这是他惯用的思路。
“既然公子喜欢,给五百两吧”,那人笑道:“小的还没开张呢,咱两也是有缘,公子不要犹豫了,这东西,绝对不会后悔的”。
五百两?
程默简直要笑了:“你这么个破东西,竟然开五百两,你干脆抢去算了”。
仲逸不再言语,很配合的朝前走去。
这时,不知从何处窜出几个人来,都是大体相似的面孔,手里也都是大大小小的玉石。
“被盯了”。
程默低声向仲逸道:“仲大人,这些人看似不简单啊,我们只才问了一句,他们一窝蜂的全来了,要不要回衙门叫几个弟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