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略> 第681章 老友重聚

第681章 老友重聚(1 / 5)

一个热闹的夜晚,之后是一个更为热闹的白天,折腾一天一夜的盐课提举司衙门,大伙儿终于在一片睡梦度过第二个夜晚。

那月色、那鼾声,衙役们睡得那叫一个香。

次日清晨,阳光洒下,整个大院一片明媚,准时起床、准时在院集合:所有人一如之前的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大院一侧,摆放着几张木制桌椅,面还有茶具,飘香的那种。仲逸与樊予用过饭后,便早早来到了这里、有别于京城的景致。

“樊兄,你能否想象到:我初来这里时,这一片全是荒芜之地,如山头荒草堆、又似街旧胡同一角,全无半点衙门的迹象”。

仲逸指着院子一角道:“那里,还摆放着一些木车轮,像我们当初去东南抗倭时,残局一角一样,太不可思议了,与我之前想象的衙门——差距太大了”。

作为故交,二人多年的交流习惯,樊予能来这里,着实让仲逸找到了一个人能说话的人、会说话的人。

来云南赴任后,除仲姝外,还真没有第二个人能这么敞开心扉,京城差远了。

樊予对此却不以为然,在他刚来盐课衙门时,与仲逸的感受明显不同,这与他们当初在京城时能看的出来。

‘我的仲老弟啊,你知足吧,以后万不要发这些感慨,做官不是做诗人,少些感慨、不要那‘灵感’也罢’。

樊予笑道:“还记得不?盐课衙门的差事空缺出来后,有多少人、多少双眼睛盯着呢,管他衙门大院里杂草作甚?”。

对一个‘务实’之人来说,这些真的不是问题,莫说一个看似荒芜的大院,是在荒漠的大院,只要有足够的油水,依然阻挡不住那一颗跳动的心。

樊予与仲逸的交情可算作由来已久,但这位仁兄却不是凌云山下来的,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还是与他的这位‘贤弟’大有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不仅仅来自兴趣,还有更多的因素在内:譬如师生之谊、同乡之谊、同窗之谊,甚至于与同僚之谊……

一个有名目的开头,永远显得那么重要。或许这些人之间并非所见略同,也非有多少共同兴趣所好,只因大家没有共同的利益纠葛而已。

这一点至关重要,若一辈子没有利益纠葛,那一辈子便是最好的兄弟,若一旦有了利益纠葛,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便会发生裂缝。

所谓的间隙,便由此而来。

最后裂隙的大小,则要取决于利益纠葛的大小和转换,否则便可谓“一发不可收拾”,面和心不和者有、老死不相往来者有,对簿公堂、反目成仇者有,也显得没有那么的不可思议。

如此而已……

仲逸想起这些是在昨晚,看似有些突然,实则细细想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